胶州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胶州汉子常走的巷子
这条巷子就在老城区百货大楼后身,青石板路被磨得锃亮,墙角还长着几簇野草。晌午头太阳正毒,可一走进来立刻凉快不少,仿佛跨进了另一个世界。
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在这儿摆了叁十年摊。我递过去一根烟,他咧嘴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这条巷子啊,白天清静,傍晚才热闹。”他指着巷子深处,“老刘家的羊肉汤,老周家的烧刀子,都是几十年老味道。”
巷子里的烟火气
可不是嘛,才下午四点多,老刘就开始剁羊肉了。案板咚咚响,香味顺着门缝往外飘。“咱这汤,”老刘一边撒香菜一边说,“就得小火慢炖,从半夜熬到天亮。”他掀开锅盖,热气“呼”地冒出来,那股子鲜香直往鼻子里钻。
再往里走,剃头铺子传出推子的嗡嗡声。老式转椅,热毛巾敷脸,老师傅手艺麻利得很。“理个发,刮个脸,整个人都精神了。”刚理完发的王大哥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在这条巷子转悠惯了,别的地儿总觉得不得劲。”
要说这条巷子有啥特别的,倒也说不上来。就是让人觉得踏实——熟悉的店面,熟悉的面孔,连空气里都飘着熟悉的味道。
老巷新事
巷子中间新开了家小咖啡馆,老板是个年轻人。“刚开始老爷子们都不进来,”小陈老板擦着杯子笑,“后来我在门口摆了几把竹椅,他们倒是愿意坐着歇脚了。”
现在有趣了——这边老人们在喝茶下棋,那边年轻人在喝咖啡聊天,互不打扰,又其乐融融。老张头有一天好奇,非要尝尝“洋茶”什么味,喝完直撇嘴:“苦兮兮的,不如我的茉莉花茶香。”
不过从那以后,他倒经常溜达过来,说是喜欢闻咖啡豆的香味。“这条胶州汉子常走的巷子,总得有点新花样嘛。”老张头这么说道,虽然他自己从不喝第二杯。
天色渐暗,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各家馆子都坐满了人,猜拳声、谈笑声、炒菜声混成一片。老周酒馆里,几个老哥正在喝小酒。“累了一天,来这儿坐坐最舒坦,”李师傅抿了一口酒,“都是老街坊,说说话,解解乏。”
这条胶州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说普通也普通,就是一条寻常老街。可仔细品品,它又不普通——这里装着男人们下班后的悠闲时光,装着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也装着正在发生的新变化。石板路还是那条石板路,但走在上面的人,故事一直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