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扶余男子常逛的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4 09:22:25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里的烟火气

要说扶余男人下班后最爱去哪儿,十个里有八个会朝小巷子方向努努嘴。这些藏在楼宇之间的窄道,宽度刚够两辆电动车错身,地面是磨得发亮的水泥地,墙角总蹲着几只打盹的野猫。天色擦黑时,巷口修车摊的老张刚收起工具箱,烧烤摊的王叔就推着叁轮车来占位置了——车轮压过青石板的动静,像极了开场的锣鼓。

老李是这儿的常客,他习惯在巷子深处的棋摊前刹住自行车。马扎往树底下一放,先看两局再回家吃饭。楚河汉界画在旧棋盘上,棋子磕碰出声响,围观的人时而哄笑时而叹气。有回他媳妇找来,看见他猫着腰研究棋局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这巷子是有磁铁还是怎么的?”老李嘿嘿一笑:“你不懂,这儿喘气都舒坦。”

第叁个理发摊

从巷口数到第叁个转弯,老周的理发摊支了二十年。叁面镜子挂在斑驳的墙上,工具箱里推子剪刀俱全。来这儿理发的多半是熟客,往旧转椅上一坐,不用开口老周就知道要留多长。电动推子的嗡嗡声里,男人们聊着油价球赛,偶尔也叹气说孩子成绩。刮胡膏的薄荷味飘在空气里,混合着隔壁传来的炒菜香。

刚搬进新楼的年轻人小陈也曾被朋友拉来。他起初嫌椅子破旧,直到老周给他修完发型,才惊觉比商场里花八十块剪得还精神。现在他每半月来一次,说在这儿能听见菜场涨价、学校换老师这些“真消息”。有回他好奇:“周叔你没想过租个门面?”老周用毛刷清扫着碎发,眼睛眯成缝:“搬进商铺?那还叫扶余男人常逛的小胡同么?”

巷尾洗衣店的彩姐算是明白人。她说男人来这儿不单为办事,更像是找处透气的地方。在家要当顶梁柱,在单位要绷着神经,唯独在这巷子里,能蹲在路边看人下棋,能站在摊前啃炸串,能扯着嗓子争论昨晚球赛的判罚。她丈夫每周末雷打不动要去巷子里修鞋老师傅那儿坐半小时,其实皮鞋完好无损——“你们男人啊”,彩姐擦着玻璃柜台笑,“就惦记那片自在”。

暮色渐浓时,巷子迎来最热闹的时刻。烧烤摊的炭火亮起来,修鞋匠收起工具箱,棋摊上响起最后的将军声。男人们陆续推着自行车、电动车往外走,有人拎着刚修好的高压锅,有人端着给老婆带的豆腐脑。巷口的霓虹灯映在他们身上,斑驳得好似老电影画面。

这些被高楼阴影覆盖的巷道,或许在城市规划图里只是细线,却是扶余男人卸下疲惫的驿站。新开的购物中心也有人去,但总嫌太过亮堂。反倒是这些坑洼不平的小路,这些不太讲究的摊位,让脚步不自觉就拐了进来。就像老李常说的:“在这待半小时,回家上楼梯都有劲。”巷子深处飘来的生活气息,混杂着油烟味、肥皂香和树影摇曳的声响,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网住了寻常日子里的踏实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