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品茶上课工作室,临夏茶艺学习体验坊
推开临夏品茶上课工作室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瞬间就把外头的车马喧嚣隔在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不像个教室,倒更像是一位爱茶之人的书房。几张原木茶桌摆得疏疏落落,上面整齐地放着白瓷盖碗和几只品茗杯,光线从竹帘的缝隙里漏下来,柔柔地照在桌面上,人的心一下子就静了。
从一片树叶说起
教我们茶艺的马老师,是个说话温和的临夏本地人。他并不急着教我们怎么泡茶,而是先让我们看——看干茶蜷曲的形状,闻它们被热水唤醒后散发出的不同香气。“你们看这片临夏春茶,”他捏起一小撮茶叶放在掌心,“别看它现在干干瘪瘪的,等遇到了合适的水温,它能还你一整片春天的山野。”这话听着,真有点意思。
刚开始动手,大家都有点手忙脚乱。光是烫杯温热这道程序,就有人被杯子烫得直摸耳垂。马老师笑着走过来:“别急,茶这事儿啊,急不来。你心里一急,手上的力道就不对,茶汤的味道也跟着紧了。”他手把手地调整着我的手势,如何持壶,如何注水,如何让水流沿着盖碗边缘温柔地画圈。“这叫‘春风拂面’,”他打趣道,“你可别给我来个‘狂风暴雨’。”
在临夏茶艺学习体验坊,我慢慢明白了,泡茶不只是个技术活,更是一种心境的修炼。什么时候水温正好,什么时候出汤最佳,这里头有规矩,但规矩不是死板的,更像是人和茶叶之间的一种默契。你得感受它,理解它。
几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有了些微妙的变化。以前喝水纯属为了解渴,牛饮一番了事。现在哪怕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愿意摆开茶具,安安稳稳地泡上一壶。看着金黄的茶汤从壶嘴细细流出,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好像也跟着一起流走了。
一杯茶的功夫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堂课,我们品尝了一泡老白茶。茶汤入口极淡,但咽下之后,喉间却缓缓升起一股甘甜,像是雨后的山林气息,久久不散。马老师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慢悠悠地说:“好东西都是慢的,你得等,得品。现代人什么都图快,可是啊,有些滋味,快不起来。”
这话让我琢磨了很久。在临夏品茶上课工作室的这段时光,学会泡茶固然是收获,但更大的收获,或许是它给了我一个理由,一个让自己慢下来、专注当下的理由。在这个凡事求快的时代,能安心喝完一杯茶,居然也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
如今,每次朋友来家里做客,我都会为他们泡上一壶茶。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沉浮,茶香袅袅升起,聊天的节奏也不知不觉慢了下来。这大概就是从临夏茶艺学习体验坊带回来的最好的礼物了——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一盏茶,更悄悄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