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简阳火车站后巷名称
简阳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
前几天有朋友来简阳玩,我去火车站接他。出站以后,他忽然问我:“哎,这火车站后面,是不是有条小巷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这一下还真把我给问住了。我住简阳也有些年头了,火车站没少来,可这后面的小巷子具体叫啥,一时半会儿脑子里还真是一片空白。
你说它没名吧,那肯定不可能。中国的每个地方,但凡能走人的,基本上都有个称呼。可你要说它有名吧,像我们这种不常往那边钻的人,还真说不上来。我就记得那条巷子不宽,车子开进去都得小心翼翼的,两边大多是些老房子,有些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透着点儿年代感。
为了不让朋友觉得我这个“本地通”名不副实,我赶紧掏出手机想查查。这一查才发现,原来困惑的不止我一个。网上还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简阳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这个说法,看来不少人都关心。地图上显示得也不是特别清楚,那条巷子好像没有一个特别响亮、特别正式的名字,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我琢磨着,这种地方的名字啊,往往不是写在牌子上,而是活在周围居民和常客的嘴里。它可能根据巷口的一个老店铺命名,也可能因为某个特征而得名。比如,我小时候老家那边就有条巷子,因为以前有个卖煤的,大家就都叫它“煤炭巷”,官方名字反而没人记得了。
这么一想,我就更想去弄个明白了。正好接上朋友时间还早,我俩一合计,干脆绕到火车站后面去亲眼看看。穿过熙熙攘攘的站前广场,绕到建筑的侧面,那条巷子就静静地待在那里。和记忆里差不多,它连接着车站路和另一条小街,像个不起眼的纽带。
我们慢慢往里走。巷子两边果然开着些小餐馆、杂货店,还有家庭旅馆。一家面馆的老板正坐在门口摘菜,我趁机上前问了句:“师傅,麻烦问一下,这条巷子有名字吗?” 老板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说:“就叫后街嘛,我们都这么叫。” 哦,后街。这个名字真是直白又贴切。
朋友听了也笑了,说这名字起得,一点弯都不带拐的。确实,因为它就在火车站的后面,所以就叫“后街”,简单好记。我猜,这大概就是它最通用的称呼了。虽然地图上或许有个更规范的学名,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后街”就是它的名字,充满了烟火气和地缘认同。
走在“后街”上,感觉和站前广场完全是两个世界。广场上是行色匆匆的旅客,是现代化的车站建筑。而这里,节奏明显慢了下来,能听到居民聊天的声音,闻到饭菜的香味。这里藏着简阳更市井、更生活化的一面。那些小旅馆,可能住着第二天要赶早车的旅客;那些小餐馆,解决了不少人的温饱问题。
所以你看,一条小小的巷子,哪怕它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只是被随口叫做“后街”,它也承载着很多功能和记忆。它像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毛细血管,不那么起眼,却实实在在地为城市输送着活力。下次如果再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大概可以告诉他:你去火车站后面看看,那条大家习惯叫“后街”的小巷,就是那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