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鹤山男人常走的小巷
鹤山的巷子,总是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尤其是那些老城区的巷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爬满青苔,偶尔还能看见几盆邻家阿婆种的月季。这些地方,似乎对当地男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福安里巷口已经飘起炊烟。经营了叁十年的肠粉店老板刚掀开蒸笼,热气裹着米香扑面而来。“老样子?”他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谁。穿汗衫的老陈应了一声,熟门熟路地在矮凳上坐下。这条鹤山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成了他们一天开始的地方。
巷子里的生意经
往深处走,窄窄的巷道两侧开着各式铺子。修表的老周戴着单眼放大镜,手里摆弄着零件;隔壁理发店永远播放着粤剧,老师傅的推子嗡嗡作响。这些店面都不大,甚至有些简陋,可来的都是熟客。他们往那儿一坐,剪个头能聊上半天,从家里孩子的成绩说到最近猪肉的价格。
你说为什么男人们偏爱这些小巷?大概是因为在这里能找到说话的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写字楼里的隔间把人都隔开了。反倒是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弄,还保留着旧时的温情。五金店的李叔常说:“在我这儿买根螺丝,能送你一壶茶。”他店门口永远摆着那张褪色的塑料凳,谁路过都能坐下歇脚。
午后两叁点,太阳正毒。德兴巷的凉茶铺门口聚了几个人,摇着蒲扇下象棋。观棋不语的规矩在这儿是不存在的,每一步都有人支招,吵吵嚷嚷的,倒比棋局还热闹。老黄刚走错一步,顿时引来一片“啧啧”声。“让你不听我的!”老王得意地呷口凉茶,苦得直皱眉。这条鹤山男人常走的小巷,成了他们消磨时光的最佳去处。
这些巷子看似普通,其实各有各的脾气。有的以美食闻名,烧鹅的香味能飘出二里地;有的以手艺着称,补鞋的老师傅功夫了得;还有的什么都不卖,就是清净,适合一个人发呆。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成了男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巷子又换了模样。下班回家的男人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顺路买的青菜。灯光从各家窗户透出来,炒菜的香味在空气中交织。有人站在巷口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大概是不想被家里人听见。这些瞬间,编织成了最真实的生活图景。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去那些装修豪华的商场或咖啡馆?有个在巷子里喝了十年茶的大哥说得实在:“那儿太亮堂了,说话都不自在。”确实,在这些巷子里,你可以穿着拖鞋晃悠,可以大声说笑,甚至可以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个下午,没人会觉得你奇怪。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转角处的宵夜摊还亮着灯,几个刚加完班的男人坐在那儿吃炒粉。锅铲碰撞的声音,和着他们的说笑声,在夜色中传得很远。明天,这些鹤山男人常走的小巷又会迎来新的一天,继续见证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