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十堰学生18岁每小时50元
这两天刷手机,总能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十堰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这个说法像长了脚似的,在本地论坛和聊天群里传开了。我起初也没太在意,心想这大概又是哪个培训机构搞的噱头吧?直到后来发现,连楼下小卖部的老板娘都在跟人聊这个。
说来也巧,我表弟正好在十堰读大专,今年刚好18岁。周末家庭聚会时,他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含含糊糊地说找了个“好活儿”。仔细一问,原来就是他同学介绍的,给初中生辅导作业,正好是每小时50块。我姑姑开始还不太放心,反复确认是不是正规家教,别是骗学生的。表弟倒是挺淡定,说对方家长挺客气,第一次见面就定好了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
这事儿靠谱吗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抱着怀疑态度。现在兼职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学生都吃过亏。但表弟的情况看起来确实不太一样——他辅导的那个初二学生,家里就住在学校附近,家长都是上班族,平时晚上在家写作业没人辅导。表弟主要就是看着孩子写作业,顺便解答些数学和英语的问题。
我问他:“你这水平能教人家吗?别误人子弟啊。”表弟挠挠头笑了:“哥,你还真别说,初中的知识点我现在还真能应付。而且那孩子就是需要有人陪着写作业,有人在一旁盯着,他注意力就能集中很多。”听他这么说,我倒觉得这确实是个双赢的事。对表弟来说,十堰学生18岁每小时50元这个收入,足够他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对那个初中生来说,有人辅导总比一个人对着作业发呆强。
不过我也提醒表弟,虽然现在看起来挺顺利,但还是得留个心眼。比如每次去家教都要跟室友说一声,结账最好每次一结,别攒着。表弟点点头说都知道,他现在每次去之前还会特意准备一下,把要辅导的内容提前看看,不能真就只是去“陪着”。
说来也挺有意思,自从做了这个家教,表弟自己学习都认真了不少。用他的话说:“你自己要是都搞不明白,怎么好意思教别人?”这话确实在理,当老师的过程,其实也是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现在想想,十堰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这个话题能火起来,确实反映了现在家长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家长们工作忙,没时间辅导孩子;大学生们有时间,也需要赚点零花钱。两边的需求正好能对接上,价格也还算合理,这不就形成市场了吗?
不过我也听说,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像表弟这么顺利。有个女生去试讲了一次,家长觉得她讲得太深,孩子听不懂,最后还是没成。所以啊,光有这个意愿还不行,还得看合不合适。
表弟现在每个月能拿到八百块左右的家教费,对他来说已经相当满意了。最近还在琢磨要不要再接一个学生,但又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我看他这么纠结,就跟他说量力而行就好,毕竟现在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其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机会,关键是要能把握好度。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点零花钱,但绝对不能本末倒置。表弟现在每天都挺充实的,既要顾自己的学习,又要备课,虽然忙了点,但整个人看起来比以前精神多了。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从单纯的学习,到开始尝试着接触社会,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价值。虽然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那十堰学生18岁每小时50元的收入,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