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舞钢巷子里的爱情何处寻
巷口那棵老槐树又开花了,白色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是给这条窄巷子铺了层薄雪。我站在树底下发愣,忽然想起前阵子邻居王婶扯着嗓子问我:“你说咱们舞钢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啊?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连相亲都约在市中心咖啡馆了。”
这话听着耳熟。去年夏天,隔壁单元的李叔蹲在槐树下乘凉,手里摇着蒲扇念叨过差不多的话。他说他家闺女叁十了,宁愿和手机谈恋爱也不肯出门认识人。“舞钢巷子里的爱情何处寻?”他当时这么感慨,蒲扇拍在膝盖上啪啪响。
巷子深处飘来的饭菜香
其实仔细想想,这条巷子从来没缺过爱情。叁楼刘奶奶每天下午准时在厨房窗口张望,等着她老伴从棋牌室回来。那老爷子总爱在楼下磨蹭,非要和街坊杀两盘才肯上楼。可每当刘奶奶把红烧肉炖上,香味飘满整条巷子时,老爷子准会拍拍屁股起身:“不玩了不玩了,家里饭好了。”
这算不算舞钢巷子里的爱情呢?没人说“我爱你”,可那锅红烧肉比什么情话都实在。
再说巷尾那家修鞋铺。两口子守着不到十平米的店面,丈夫修鞋,妻子缝包,收音机里永远放着豫剧。有回我去修鞋带,听见妻子抱怨丈夫把她的顶针弄丢了。丈夫没吭声,第二天悄悄买了叁个不同尺寸的顶针回来。现在想想,这种细水长流的陪伴,或许就是问题的答案——舞钢巷子里的爱情何处寻?它藏在顶针里,藏在红烧肉里,藏在每天傍晚响起的豫剧里。
新时代的老故事
当然也有年轻的爱情。去年搬来的小两口在巷子口开了家奶茶店,女孩调奶茶,男孩送外卖。下午闲着的时候,常看见他们并肩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头挨着头看手机视频。有次路过听见女孩笑着说:“等攒够钱,咱们把对面那间也租下来。”男孩回她:“那你得学会做双皮奶才行。”
他们让我想起二十年前住在这条巷子的另一对夫妻。那时候还没奶茶店,他们在巷子口摆馄饨摊,收摊后总是丈夫推着车,妻子在旁边扶着锅碗瓢盆。现在馄饨摊变成了奶茶店,可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
巷子中段那家理发店的老板娘说得挺在理:“哪儿需要刻意找什么爱情?两个人愿意一起把日子过下去,这就是了。”她边说边给客人刮胡子,手上的剃刀稳当当的。
傍晚时分,我又路过那棵老槐树。花瓣还在落,叁楼刘奶奶家的窗户飘出饭菜香,修鞋铺的收音机照常唱着豫剧,奶茶店的小情侣正在收拾店面。王婶要是再问起那个问题,我大概会这么说——您看,这不到处都是吗?
夜色渐渐浓了,各家各户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巷子还是那条巷子,青石板还是那些青石板,只是走在上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能再过二十年,又会有年轻人站在槐树下问同样的问题。而答案,大概依然藏在这些寻常的日子里,等着谁慢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