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同城附近300米一晚,同城利川周边300米住宿
最近朋友来利川玩,问起住宿的事儿,我脱口而出:“找利川同城附近300米一晚的呗!”他一脸惊讶:“这么便宜?靠谱吗?”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犯嘀咕。这年头随便住个快捷酒店都得两叁百,叁百米内就能找到百元左右的住处?可常在利川跑业务,慢慢就摸出门道了。
巷子里的惊喜
记得有回在老城区转悠,无意间拐进条巷子,青石板路走得咔咔响。一抬头就看见家庭旅馆的灯箱,招牌上明码标价:单间98,标间128。老板娘在门口剥豆子,笑呵呵地说:“都是自家房子,收拾得干净,奥颈贵颈空调都有。”推门一看,白床单透着洗衣粉的清香,窗户正对着小院里的枇杷树。
这种居民楼改建的民宿现在挺常见,很多就在商圈叁百米范围内。虽说没星级酒店气派,但胜在位置方便——下楼走两步就是早餐摊,茶叶蛋的香味能把你从被窝里勾出来。
年轻人的新选择
去年新开的几栋公寓楼更是把“同城利川周边300米住宿”做出了花样。 loft户型隔成两层,楼上睡觉,楼下能喝茶看电视。最打动我的是那个小厨房,电磁炉上煮碗小面,比天天吃外卖舒坦多了。房东在床头贴了便签:“转角超市开到十一点”,这种细节挺暖心的。
现在年轻人找住宿,早就不光看价格了。能不能拍照发朋友圈?有没有特色装饰?这些反而成了加分项。我见过把土家吊脚楼元素搬进客房的,藤编灯笼往墙角一挂,立马就有那味儿了。
当然也有小插曲。有回图便宜订了间临街的,半夜摩托车轰鸣声就没断过。后来学乖了,订房前先问清窗户朝向。现在很多房东都会主动说:“给您留了靠院子的安静房间。”
说到同城利川周边300米住宿,最近还发现个规律——学校旁边的往往性价比最高。特别是寒暑假,空置率高了,价格更亲民。虽然装修简单些,但床品都是勤换洗的,阳光晒过的被窝有股好闻的味道。
这些藏在街头巷尾的住处,渐渐成了我在利川的第二个家。有时加班太晚,索性就近住下,还能省下来回两小时车程。清晨被鸟鸣吵醒的感觉,可比闹钟温柔多了。
现在朋友再来,我都会多句嘴:要烟火气就选老城区,想清静往新城方向找。毕竟在利川住久了会发现,每个叁百米半径里,都藏着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