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耍女娃,楚雄闲游姑娘家

发布时间:2025-11-06 08:22:35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楚雄耍女娃,我总会想起那个雾气蒙蒙的清晨。街边的豆浆锅冒着热气,几个穿着绣花褂子的姑娘正蹲在巷口挑拣菌子,背篓里装得满满当当。她们用彝语说笑着,银饰在晨光里叮当作响。

我凑近看她们篓子里的收获,有个脸颊红扑扑的姑娘抬起头,顺手递给我一朵牛肝菌:“外地来的?这个烤着最香。”她手腕上的银镯刻着山茶花纹,说话时眼睛弯成月牙。我突然觉得,楚雄耍女娃这件事,重点不在“耍”字,而在那种鲜活的生活劲儿。

火把节的那个夜晚

记得去年六月,我在楚雄遇上火把节。广场上人山人海,有个穿百褶裙的姑娘举着火把从我面前跑过,裙摆扬起时带起一阵风,她回头喊了句“小心火星子”,笑声像山涧敲打石头的清泉。后来在长街宴上又遇见她,正踮着脚往竹竿上挂彩绸。

“我们楚雄姑娘啊,”她边说边利落地打好绳结,“从小跟着阿妈学刺绣,跟着阿爸唱调子,长大了能扛着背篓上山采菌子,也能穿着高跟鞋在城里上班。”她指了指远处正在对歌的年轻人,“要说楚雄闲游姑娘家,其实就是来看看我们怎么把日子过得像山歌一样快活。”

这话让我愣了片刻。原来所谓的楚雄耍女娃,不过是透过她们的身影,看见一种扎根在泥土里的从容。

后来我常去楚雄的寨子转悠。有个周末在农家小院,看见叁个姑娘围坐做彝绣。最年轻的姑娘正在绣腰带,针脚稍显凌乱,旁边梳着盘发的姐姐就握住她的手教针法:“这里要斜着刺进去,对,就像山茶花的花茎。”她们绣的花纹里藏着祖先的故事,针线起落间,仿佛能听见马蹄踏过茶马古道的声音。

我突然想起那个火把节的姑娘说过的话。楚雄闲游姑娘家,慢慢成了我理解这片土地的方式。这些姑娘就像山间的杨梅树,看着普通,结出的果子却酸甜够味。她们在抖音上发采摘咖啡豆的视频,也会在黄昏时坐在门槛上哼古老的嫁娶调。

最后一次去楚雄是今年春天,我在古镇的茶摊又遇见了教刺绣的盘发姑娘。她正在给游客倒茶,动作熟练得像在跳一支舞。“来了啊,”她居然还认得我,推过来一杯烤茶,“尝尝今年新采的。”茶汤金黄,她袖口露出的银镯碰着陶碗,发出清脆的声响。

暮色渐浓时,她收拾茶具准备回家。背起竹篓的样子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楚雄姑娘采菌子的场景。或许这就是楚雄耍女娃最动人的地方——她们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却始终保持着山泉般的清澈与韧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