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茗小聚
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校园里悄悄流行起来。要说年轻人聚会的方式有很多,怎么偏偏喝茶成了新风尚?记得第一次被室友拉去茶社时,我还纳闷:现在不都流行奶茶配手游吗?
走进那家叫"半夏"的茶室,倒让我眼前一亮。原木色的长桌上摆着青瓷茶具,几个同学正围着茶海说说笑笑。穿汉服的茶艺师小姐姐手指翻飞,温壶、置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桂花乌龙的香气飘过来,隔壁桌的男生深吸一口气:"这比网吧的泡面味儿舒坦多了。"
茶香里的慢时光
中文系的小陈常来这里写论文,她说键盘敲累了就来杯碧潭飘雪。"你看这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的样子,像不像我们被专业课压弯的腰终于能伸个懒腰?"她这个比喻把大家都逗笑了。确实,在满地都是咖啡因和糖分的年纪,这群年轻人反而在茶汤里找到了节奏。金融系的李天明最近在准备考研,现在成了茶室常客:"最开始是图个安静,后来发现看着茶叶沉浮特别解压——真的,比喝十杯奶茶都管用。"
茶室老板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他给我们看会员卡记录:光这个月就有叁百多个学生来办卡。"现在学生不爱蹦迪了?"我打趣地问。他笑着摇头:"哪儿啊,是他们发现五十块能在这聊一下午,比酒吧划算多了。"
最近茶室还搞起"茶叶盲盒"活动,每次随机泡不同品种。上周我抽到凤凰单丛,那股兰花香让人想起老家茶园。对面美术系的女生当场打开素描本,说要画下这缕茶烟袅袅的形状。你看,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早就不是简单喝个饮料,倒像是给忙碌学业按下的暂停键。
现在走过校园林荫道,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下午没课?""老地方喝茶去?"图书馆后面的石桌也成了露天茶座,有时能看到几个同学围着便携茶具,旁边还摊着专业课教材。这种学子课余品茗小聚的场景,渐渐成了大学城的日常风景。
前两天碰上学生会办"茶文化周",他们居然把电竞社拉来合作。于是出现了特别有趣的画面:这边在演示宋代点茶,那边大屏幕播放着电竞比赛。穿队服的队长举着茶杯解释:"提神效果不比红牛差,还不会手抖。"传统文化和现代爱好的碰撞,在这杯茶里意外地和谐。
夜幕降临时分,茶室的暖黄灯光下,叁叁两两的学生还在继续着茶聊。或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学业间隙,找到让自己慢下来的方式。就像那杯渐渐泡开的茶,叶片在水中重新舒展,而我们也在茶香里,重新认识着大学生活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