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各区私人外卖工作室,本地私厨外送服务
最近达州的朋友圈里,私厨外卖悄悄火起来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打开手机,刷到的可能不是大餐厅的促销,而是藏在各个小区的私人厨房发出的美食动态。
要说这和普通外卖有啥不一样?我特意找了几家试了试水。通川区那位做了十二年酸萝卜老鸭汤的阿姨,每天就接十五单,得提前半天订。西外那对年轻夫妻开的轻食工作室,光酱汁就有七八种选择。这种感觉很像去朋友家吃饭,你甚至能在备注里写“王姐,今天鸭肉炖烂点哈”。
藏在楼宇间的烟火气
这些达州各区私人外卖工作室大多开在居民楼里,有的干脆就是自家厨房。我在南城订过一家做冷吃系列的,取餐时看到阳台上晒着辣椒,瞬间就放心了——这味儿肯定差不了。老板边打包边念叨:“今天花椒买贵了,但味道巴适得多。”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快是真快,但吃饭这事吧,有时候就想找点家里的味道。大饭店的菜好吃是好吃,可总感觉少了点温度。私厨正好卡在这个点上——比食堂精致,比饭店亲切,价格还特别实在。
我跟几个店主聊过,他们多数都是因为自己爱吃才做这行。老城区做盐帮菜的师傅原来是个程序员,他说炒菜比写代码解压;达川区专做面食的大姐以前在幼儿园当厨娘,现在自己单干,每天和面都和得特别起劲。
挑剔嘴巴的新选择
现在大家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光是填饱肚子可不行。本地的私厨外送服务能火起来,还真不是偶然。你想啊,他们用的菜多半是当天现买,不像连锁店得统一配送。今天市场仔姜新鲜,可能菜单上就多道仔姜蛙;明天土鲫鱼肥美,鱼汤就特别鲜甜。
我认识北外一位做私房菜的姑娘,她每周二固定休息,问为啥,她说要去周边乡镇收土鸡蛋和山野菜。这种对食材的较真劲儿,在大餐厅还真不太容易做到。
而且这些私厨的菜单特别灵活。上周我同事孩子满月,找了家私人工作室订了二十份套餐,把忌讳的食材一说,对方立马调整菜单,连盐都特意放淡些。这种量身定制的贴心,确实让人感觉很受用。
现在打开外卖平台,能看到好多这样的本地私厨外送服务。他们通常不做满减促销,但老顾客特别多。岩峰社区有家烧腊摊,连个正经门面都没有,全靠微信群里的口口相传,每天下午四点开卖,六点基本就卖光了。
有次下雨天我去取餐,看见店主正给一位老太太单独打包,特意把肥肉剔掉,汤和饭分开放。这种细小的关照,让人感觉吃的不仅是味道,还有人情味儿。
当然啦,私厨也有需要留心的地方。毕竟是家庭厨房,环境卫生得自己多把关。我习惯先下个小单试试水,觉得靠谱再常订。好的私厨老板都会主动发厨房视频,营业执照也大大方方给你看。
现在天热了,私厨的凉拌菜和轻食特别受欢迎。昨晚我还在凤凰小区发现个做创意菜的年轻人,把达州特色的灯影牛肉和意大利面结合,味道竟然意外地和谐。这种不断冒出来的新鲜味道,让点外卖这件事变得有趣多了。
看着这些散布在达州各处的私人厨房,总觉得他们像是在用美食写日记。今天哪位客人说糖醋排骨偏甜了,明天哪位老主顾夸酸菜鱼特别开胃,这些反馈都变成调整配方的小笔记。也许下回你再点餐时,会发现味道又悄悄变好了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