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
窗外飘着细雨,海城叁中的语文课却格外热闹。李老师端着保温杯走进教室,同学们发现今天老师杯子里飘出的不是咖啡香,而是淡淡的茶香。
"今天咱们换个方式读书。"李老师笑着翻开课本,"尝尝我带来的凤凰单丛,咱们边喝边聊《红楼梦》里的茶事。"
茶香里的诗词课
冒着热气的茶汤在教室里传递,原本昏昏欲睡的午后突然变得鲜活起来。有个男生小声说:"原来妙玉请宝黛喝茶那段这么有意思,以前读着总觉得枯燥。"他捧着纸杯轻轻吹气,学着书里描写的样子小口品尝。坐在前排的女生转头接话:"可不是嘛,现在才注意到曹雪芹写了二十多处喝茶的场景呢。"
这让我想起去年去茶农家的经历。那天跟着爸妈去闽北旅行,看采茶阿姨们手指翻飞,听他们讲怎么晒青、摇青。当时觉得制茶工序太繁琐,现在闻到教室里的茶香,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茶如人生"了。
海城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方式正在悄悄改变着课堂氛围。隔壁班数学老师也试着在课间泡茶,结果发现学生们讨论习题时更专注了。或许,这种轻松的氛围反而能让思绪更清晰?
教学楼东南角的茶艺社最近特别热闹。上学期还只有十几个成员,这学期突然增加到叁十多人。社长小陈说,他们现在每周叁都会带着茶具,在不同科目的课堂上和老师配合,把茶文化融入教学内容里。
英语课上,大家用英汉对照的方式学习各国茶文化;历史课上,老师带着同学们还原宋代的点茶仪式;就连生物课都专门开了个单元讲解茶树栽培。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很多原本对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主动参与进来。
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不只是在教室里。上周去图书馆,看到几个同学围坐在角落的茶席旁,边喝茶边讨论课题。图书管理员笑着说,这样的场景现在每天都能看到,同学们自觉保持安静,还主动维护着茶具的清洁。
记得刚开始推行这个活动时,还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没想到第一次月考后,参与活动的班级平均分反而提高了。教导主任在周会上开玩笑说:"看来以后得多备些茶叶了。"
现在走在校园里,经常能闻到从不同教室飘出的茶香。有时是清新的绿茶,有时是醇厚的红茶,偶尔还会遇到同学在试验新的花草茶配方。这种带着茶香的学习生活,正在成为海城学子独特的青春记忆。
下午第四节课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却还围着李老师讨论刚才的课文。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夕阳透过沾着水珠的玻璃,把每个人手中的茶汤映得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