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景德镇周边300元上门两小时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景德镇周边有个挺特别的现象——不少手艺人开始提供上门服务了。那天在茶楼里,就听见邻桌两位阿姨在嘀咕:“现在找个师傅上门修瓷器,景德镇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这价钱挺实在的。”
我听着好奇,就凑过去搭话。其中一位阿姨边说边比划:“上回我那只乾隆年间的青花碗磕了个口子,就是在景德镇周边300元上门两小时的服务里找到的老师傅给修好的。”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你瞧这修复的手艺,要不是特意指着破损处看,根本看不出痕迹。”
手艺人的新路子
后来我特意去了解了下,发现这种服务模式在景德镇周边越来越普遍。老师傅们不像以前非得在工作室等着客人上门,现在直接带着工具出门服务。有个做了叁十多年陶瓷修复的王师傅跟我说:“现在大家都图个方便,我们上门服务,客户就不用专门跑一趟了。景德镇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这个标准,是咱们几个老师傅一块儿商定的,既让客人负担得起,我们也觉得值当。”
王师傅打开他的工具箱给我看,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修复工具。“别小看这两小时,”他拿起一把特制的小铲子,“光是清理破损面就得花上半小时,调制修复材料又要二十来分钟。真正动手修复的时间其实挺紧巴的,但足够处理一件普通破损的瓷器了。”
我还遇到位专攻陶瓷绘画的李大姐,她也在做上门教学。她说现在年轻人喜欢体验传统手艺,但又抽不出整天时间。于是她就推出了景德镇周边300元上门两小时的服务,教些基础的青花绘制技巧。“这两小时刚好能完成一个小作品,客人都挺满意的。”
不过这种服务模式也不是人人都叫好。有位张老板就跟我抱怨:“现在老师傅都往外跑,我店里想找个常驻的修瓷师傅都难找。”但他转头又笑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服务确实让更多人了解了陶瓷艺术,对我们这行也是好事。”
我在陶瓷市场转悠时,正好碰见一位刚体验过上门服务的年轻人。他兴致勃勃地给我看他刚修复好的茶壶:“这壶是我爷爷留下的,之前一直舍不得用。现在修好了,每天晚上泡茶都用它。”他说找的是景德镇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的老师傅,“老师傅一边修还一边给我讲怎么保养瓷器,这两小时真是值了。”
这种服务模式之所以能站稳脚跟,说到底还是市场需求催生的。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得了件老瓷器,既想修又没时间往景德镇跑。上门服务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而且这两年私家车普及了,老师傅们带着工具包,开车个把小时就能到附近县市,确实方便多了。
不过价钱这事也挺有意思。我打听了一圈,发现景德镇周边300元上门两小时差不多成了行情价。再贵了客人觉得不划算,再便宜了老师傅们觉得跑一趟不值当。这个价格区间倒是维持得挺稳定。
有位从事陶瓷行业四十多年的老师傅跟我说,他最早听到这个报价时还直摇头:“我们这手艺哪能按小时计费?”但现在他也想通了,“时代不同了,这种服务方式既能让手艺传承下去,又能赚点生活费,挺好的。”
在景德镇老街上,我遇见个正在给客人演示修瓷技术的年轻人。他笑着说自己是子承父业,但把父亲的传统手艺和现代服务理念结合起来了。“现在不是讲究体验经济嘛,我们这种景德镇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的服务,既解决了客人的实际问题,又让他们近距离了解了陶瓷文化。”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坐在昌江边的茶馆里,看着对岸的古窑遗址。想想这一天遇到的各位手艺人,忽然觉得这种服务模式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座桥,连起了传统手艺和现代生活,让古老的陶瓷艺术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茶馆老板给我续茶时,听说我在了解上门服务的事,笑着指指柜台上的瓷瓶:“瞧见没,那也是请师傅上门修的。现在咱们景德镇人家里有什么瓷器需要修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上门服务的老师傅。”他顿了顿又说,“这服务最打动人心的,不只是修好了物件,更是把那份对手艺的敬重,直接带到了客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