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同城饮茶,本地茶友相聚品茗
这几天防城港的天气渐渐转凉,海风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湿润。老陈在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明天老地方,我带了泡今年的六堡茶。"消息刚弹出,群里立刻热闹起来。这样的周末聚会,已经成为我们这帮茶友心照不宣的约定。
说起来,防城港同城饮茶这个习惯,最初还是从海边大排档开始的。叁年前某个黄昏,我们几个爱喝茶的朋友偶然在渔舟码头相遇,发现彼此都随身带着茶具。于是干脆拼桌,就着咸咸的海风品起了各自带的茶叶。没想到这一喝,就喝成了固定节目。
茶香里的烟火气
现在我们常去的茶室在中心市场旁边。老板娘阿英总是提前给我们留好靠窗的位置。周六早晨九点,茶室里已经飘着茶香。老李正在冲泡他珍藏的肉桂,那股独特的桂皮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快尝尝,这泡茶汤色多漂亮。"他边说边给我们分茶,动作熟练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
阿强是最后一个到的,手里还提着刚出炉的虾饼。"路过叁姐摊子,忍不住买了几个。"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热乎乎的虾饼配着醇厚的茶汤,这种搭配可能不太讲究,却格外有生活气息。这就是我们防城港同城饮茶的魅力——既品得出茶的雅致,也放得下市井的随意。
老陈带来的六堡茶果然不错,茶汤红浓明亮,带着独特的陈香。他边冲泡边和我们分享:"这茶是我表哥从梧州寄来的,放在紫砂缸里醒了一个月。"我们轮流闻着杯盖香,有人说是槟榔香,有人觉得像枣香。其实到底是什么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的过程。
茶桌上的故事会
每次喝茶到最后,话题总会变得天南海北。老陈说起他年轻时跑船的经历,在东南亚各国喝茶的见闻;阿强则经常分享他最近发现的茶叶小店。上周他神秘兮兮地掏出个小纸包:"在企沙镇老街发现的,你们绝对没喝过这种野生茶。"
说实话,比起茶叶本身,我更喜欢听这些故事。每个茶友都像是这座城市的生活指南,通过他们的讲述,我发现了防城港那么多从未留意过的角落。比如港口区那家开了三十年的老茶行,老板能说出每款茶背后的故事;还有防城区那个隐藏在巷子里的茶空间,主人是个退休的老教师,收藏着各种 vintage 茶具。
记得有次下雨天,我们讨论起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聚会。阿英边给我们续水边说:"现在人都忙着刷手机,能坐下来好好喝杯茶的人越来越少了。"是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让你慢下来的地方,遇到一群愿意陪你慢下来的人,实在是件幸运的事。
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窗外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海风轻轻掀起窗帘。老李拿出手机看了看:"都快十二点了,时间过得真快。"大家相视一笑,开始收拾各自的茶具。没有人说再见,因为知道下周还会再见。这就是我们防城港茶友的默契——茶不停,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