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100元上门服务4小时,康定百元四小时上门服务
最近听朋友聊起康定这边有个挺特别的服务,说是花100块钱就能享受四个小时的上门服务。刚开始我还纳闷呢,这年头一百块能干啥?吃顿火锅都不够,在这儿居然能让人专门跑上门服务这么久?
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当地旅行社推出的体验项目。导游带着游客走街串巷,专门去找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手艺人的店铺。记得上周我就跟着去了一趟,第一个拜访的是做了四十多年牦牛绒毡子的老阿妈。
手艺人的温度
老阿妈的工作坊就在转经筒旁边的小院里,还没进门就听见"咚咚咚"的敲打声。她正在把染好的牦牛绒反复捶打,说要这样敲上大半天,才能做出既保暖又防水的毡子。"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啦,"她边干活边叹气,"可是每逢赛马节,牧民们还是专门来找我做新毡袍。"看着她粗糙的双手和发亮的工具,我突然觉得这一百块花得真值。
跟着导游继续往巷子深处走,又遇见个在雕藏式木碗的师傅。他手里那个木胚已经初具雏形,纹理特别漂亮。"这是青冈木的,"师傅举起来对着光让我们看,"得阴干叁年才能用,急不得。"他说话时眼睛一直没离开手里的活计,刻刀在木头上游走得特别稳当。
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康定百元四小时上门服务的时候,我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旅游项目。没想到最后让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在铁匠铺那段。那个满脸炭灰的藏族汉子正在打藏刀,炉火映得他额头亮晶晶的。他告诉我们,现在会这种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机器做的刀锋利是锋利,但是没有魂儿,"他抹了把汗,"我这每把刀都得捶打九百九十九下。"
走到半道上下起小雨,我们躲进一家甜茶铺。老板娘特别热情,非要请我们尝她新煮的奶茶。她说这家铺子从她奶奶那辈就开着,用的还是老灶台。木柴在灶膛里噼啪作响,铜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那香味啊,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馋人。
离开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的康定100元上门服务4小时,带给我的不只是看了几个景点那么简单。它让我触摸到了这座古城最真实的脉搏,那些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手艺人专注的神情,都比任何明信片上的风景更打动人心。也许哪天你来了康定,也可以试试这个康定百元四小时上门服务,说不定会遇到更精彩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