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临近学子叁小时百人活动
那个周末的操场格外热闹
周六下午两点半,昆玉小学的操场突然变得不一样了。平常这个时间,只有零星几个孩子在打篮球,今天却乌泱泱来了好多学生。我站在操场边上数了数,差不多得有小一百人。穿红色校服的是昆玉小学的,还有几个穿蓝色校服的孩子,一问才知道是旁边明德中学的。这阵仗,真少见。
穿着运动服的王老师正拿着哨子指挥:“同学们按年级站好,咱们马上开始!”原来这是街道办组织的“叁小时百人活动”,把附近几所学校的学生聚到一块儿,搞点特别的。我本来只是路过想看两眼,结果被这场面吸引住,干脆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最先开始的是集体跳绳。二十条长绳同时甩起来,那场面可真带劲。高年级的孩子跳得飞快,低年级的虽然偶尔会绊到绳子,但立刻爬起来继续。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连续跳了叁十多个,周围的人都给她鼓掌。叁分钟下来,孩子们个个脸蛋红扑扑的,比体育课还有精神。
创意手工区的小意外
接下来的手工环节更有意思。操场东边摆开了十几张桌子,彩纸、剪刀、胶水分发到每个小组。要求是用这些材料做一件代表“我心中的昆玉”的作品。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说要折纸船,因为昆玉河边有个小码头;有的想做树叶贴画,学校后面的小山就是他们的乐园。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两个小组同时看中了同一盒彩色纽扣,争得面红耳赤。负责这个区域的李老师没有直接调解,而是提议:“既然你们都想要,不如合作完成一个更大的作品?”两个孩子互相看了一眼,不太情愿地凑到一起。谁知道过了十分钟,他俩居然有说有笑了,正商量着要把纽扣拼成昆玉河的形状。看来这叁小时活动,不光锻炼动手能力,还教会了孩子们怎么相处。
手工做到一半,我听到旁边两个男生在嘀咕。“我觉得这个比玩游戏有意思,”戴眼镜的男孩说,“在家我妈老让我写作业,都没人和我一起做手工。”他的同伴使劲点头:“就是,下周要是还有就好了。”看来这样的活动,确实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周末。
不知不觉,活动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有些作品已经初具雏形——纸折的小桥、用树叶拼成的大树、彩笔画的教学楼。虽然简单,但能看出孩子们对这片地方的熟悉和喜爱。那个用纽扣拼成的昆玉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特别好看。
最后的展示时刻
最后半小时是作品展示。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讲解自己的作品。让我惊讶的是,刚才为纽扣吵架的那个小男孩主动举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他们的“纽扣河”。他说每颗纽扣都代表昆玉河上的波纹,不同颜色是不同时间河面的样子。这番解释赢得了一片掌声。
活动结束的哨声响起时,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王老师嗓子有点哑了,但脸上都是笑容:“没想到大家这么投入。这样的叁小时百人活动,我们以后会经常办。”孩子们欢呼起来,纷纷收拾自己的作品准备带回家。我看着他们叁五成群地离开,突然觉得,也许重要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给孩子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离开屏幕,走到阳光下,和同龄人一起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夕阳把操场的跑道染成了金色,最后一个离开的小女孩回头看了看空荡荡的场地,笑着跑向等在校门口的父母。这个普通的周六下午,因为这场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变得有点不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