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邻近小巷200元服务
那天路过九江火车站,朋友突然扯住我袖子,神秘兮兮地指向西侧:“瞧见没,那条巷子最近可热闹了,传说有个老师傅专接急活儿,两百块就能搞定。”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灰墙缝隙里探出几丛野草,巷口晾着褪色的工装裤,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机油味。
我们踩着碎石路面往里走,拐角处果然有个简易棚子。生锈的铁门上用粉笔写着“修锁配钥”,底下还有行小字:“应急服务200元”。穿着藏蓝工装的老师傅正给旅行箱换轮子,手肘起伏间发出规律的咔嗒声。他抬头抹了把汗:“赶火车的?四十分钟能完事。”
藏在市井里的解决方案
棚子角落里堆着各种规格的行李箱轮子,从万向轮到刹车轮一应俱全。老师傅撬开损坏的轮座,突然笑起来:“昨天有个姑娘,拖着叁脚架似的箱子冲进来,轮子还在安庆就掉了。”他选出合适的轮子比划着,“这种改装轮子比原装的还耐磨,就是...得把箱子留我这儿喝杯茶。”
正在这时,穿条纹衬衫的年轻人气喘吁吁跑来:“能修登机箱拉杆吗?刚在站台被挤弯了。”老师傅掏出卷尺量了量变形部位,从铁罐里挑出替换铝管:“现在修的话,还能赶上去庐山的末班车。”铝管切割机溅出银色的火花,映得他镜片发亮。
隔壁炒货店的老板娘靠在门框上嗑瓜子:“这条巷子白天是修鞋改衣服的,太阳落山就变成行李急诊室。”她朝巷子深处努努嘴,“再往里走还有家能补皮箱镀层的,不过要贵五十块。”
夜幕下的秘密集市
当我们黄昏再次经过时,整条巷子竟亮起二十多盏检修灯。有人蹲在马扎上给行李箱缝合裂口,有人用特殊胶水修复撕裂的帆布。穿列车员制服的大叔拎着乘务箱过来加固提手,边等待边和修鞋匠讨论哪种线材更耐磨损。
老师傅正在给翻盖箱安装加强合页,突然停下手里的电烙铁:“去年春运,有个东北老哥的箱子装太多红肠,箱扣崩飞了叁个。”他打开铁皮柜展示各种规格的箱扣,“现在专门订了加厚款,就是...”他忽然压低声音,“别让车站超市知道我这儿能修箱子,他们新进的行李箱卖叁百八呢。”
晚风送来火车站广播的余音,巷子里的维修摊陆续挂起夜灯。有个姑娘坐在工具箱上等待,她的彩虹行李箱正在更换轴承,新上的润滑油泛着琥珀光。行李箱急诊室在夜色中持续运转,直到末班火车驶离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