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同城约爱全国空降,同城速配全国直达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现在社交软件上老是看到“全国空降”这种词,听着挺玄乎,结果加了人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问他具体啥情况,他摆摆手说别提了,反正照片和真人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去嘉峪关旅游的经历。站在城楼上望着茫茫戈壁,忽然觉得现代人的交友方式真有意思——明明住在同一个城市,却要通过手机才能说上话;明明隔着千山万水,却有人敢说随时能见面。
当“速配”遇见现实
其实很多人用这类服务时,心里都清楚可能遇到什么情况。有个在兰州读大学的网友跟我说过,她室友试过同城速配,见面后发现对方连名字都是假的。这事儿后来成了她们宿舍的笑谈,但仔细想想挺后怕的。
现在的交友模式确实方便,动动手指就能认识新朋友。但这种便利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比如“全国直达”这个说法,听着很诱人,可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几个?我认识的一个经常出差的市场总监就说,他更愿意在业务往来中认识新朋友,至少知根知底。
记得在嘉峪关遇到个本地出租车司机,他说现在年轻人谈对象都变味儿了。“我们那会儿在关城脚下唱花儿认识,现在倒好,手机摇一摇就说要终身。”这话虽然直白,但确实点出了些问题。
隔着屏幕的温度
有次和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接到不少因为网络交友受挫的案例。有个客户在同城速配里认识了七八个人,每次见面都很失望,现在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其实问题不在他,而在于这种快餐式的交往,本来就很难建立真实连接。”
说到这里,我倒不是全盘否定线上交友。我表妹就是在读书会群里认识现在未婚夫的,但他们花了半年时间在网上聊书籍、聊电影,慢慢才走到线下。重要的是给彼此时间,让关系自然生长。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全国空降”的话题。也许我们该想想,为什么明明生活在人山人城市里,却总觉得认识新朋友这么难?是不是因为我们太着急要结果,反而错过了过程里的美好?
就像在嘉峪关看日落,最美的不是太阳落下去的瞬间,而是霞光慢慢染红整片戈壁的那个过程。交朋友也该是这样吧,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真诚地展现自己,也给对方认识真实你的机会。
下次再看到那些夸张的宣传语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是想认识一个真实的人,还是只是在收集社交软件里的点赞和关注?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需要花点时间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