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阿拉山口学生时薪五十元
最近在阿拉山口的朋友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一个18岁的学生,靠自己的本事每小时能挣50元。这事儿听着挺新鲜,你说现在年轻人赚钱的门路,还真是跟咱们那会儿不一样了。
我第一次听说这事儿是在社区超市。隔壁张阿姨边挑苹果边念叨:"老李家的孩子,就在阿拉山口文体中心教小孩打篮球,听说现在一小时能拿50块呢!"旁边王师傅插话:"这价钱可不低,我修电动车忙活半天也就这个数。"
这事儿靠谱吗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犯嘀咕。阿拉山口虽说这几年发展挺快,但毕竟是个边境小城。直到上周去文体中心,正好碰见那个学生在带训练。六七个八九岁的孩子跟着他做运球练习,个个有模有样的。中场休息时我凑过去聊了会,小伙子擦着汗说:"刚开始家长都不放心,后来看我真能把孩子教好,现在排课都得提前预约。"
他告诉我,这个收费标准在阿拉山口算是比较合理的。毕竟现在家长都重视孩子的体育培养,请专业的教练价格更高。而他这样既有篮球特长又正在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反而特别受欢迎。"其实最开始也没想着能挣这么多,"他有点不好意思,"就是暑假想找点事做,没想到慢慢就做起来了。"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前两天遇到的另一个学生。她在阿拉山口的新华书店做阅读推广,时薪虽然只有35元,但她说更看重的是能整天泡在书堆里。你看,现在年轻人选择兼职,不光看报酬,更在乎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阿拉山口学生时薪五十元的例子,确实反映出咱们这儿的变化。以前学生打工,不是发传单就是端盘子,现在可选择的岗位多了不少。社区里的托管班、艺术培训中心、甚至有些单位的数据录入岗位,都愿意给学生开不错的价钱。
我邻居家女儿就在家做线上家教,教上海的小朋友学英语。她说因为阿拉山口地处边境,她的双语背景反而成了优势。你看,有时候地域特点也能变成就业的优势,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当然啦,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拿到这个价位。得真有本事才行。就像那个教篮球的学生,人家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带过校队拿过奖。所以说,这每小时50元背后,是实打实的专业技能在撑腰。
现在走在阿拉山口的街上,能感觉到这座小城的活力。新建的创业园区里,经常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有的在做电商,有的在搞直播,把本地的特色产物卖到全国各地。这种新业态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赚取收入的机会。
不过我也在想,这样的兼职会不会影响学习?那个篮球小哥跟我说,他每周就接四节课,都在没课的下午。"够生活费就行,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这话说得在理,学生嘛,终归要以学业为重。
说到最后,这个阿拉山口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故事,让我挺感慨的。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更有想法,也更敢于尝试。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座边境小城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或许再过几年,这样的例子在阿拉山口会变得越来越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