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晋城火车站旁的小胡同
晋城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
那天下午四点多,我在晋城火车站送完朋友,突然不想立刻回家。阳光斜斜地照着广场,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我站在出站口发了一会儿呆,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火车站西侧——那里有条不太起眼的小巷子,本地人管它叫“车站后街”。
说真的,这条晋城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我经过不下二十次,却从没真正走进去过。你可能也有这种经历吧?天天路过的角落,总觉得哪天有空再去看看,结果这个“哪天”永远在明天。今天我横下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转转。
刚拐进巷口,喧嚣瞬间被甩在身后。巷子比想象中窄,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叁层小楼,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有个大爷坐在竹椅上听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着上党梆子。他眯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那神态悠闲得让人羡慕。
再往里走,发现这里藏着好多小店。裁缝铺的阿姨正踩着老式缝纫机,嘴里含着两叁枚珠针;理发店的转灯蒙着灰尘,却还在执着地旋转。最让我惊喜的是家烧饼铺,炉子里飘出的芝麻香勾得人走不动路。我买了两个刚出炉的,咬下去咔嚓一声,薄脆掉了一身。
坐在烧饼铺门口的小凳上,我和老板闲聊起来。他说这家店开了叁十多年,比旁边晋城火车站旁的小胡同里那家凉粉店还早两年。“以前火车站没扩建时,我们这条巷子可热闹了。”他指着对面关着门的杂货铺,“那家以前整天播邓丽君的歌,现在儿子接去深圳享福喽。”
正说着,几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走进巷子,熟门熟路地来到凉粉店窗口。看样子是常来的旅客,知道火车站广场的餐厅又贵又普通,不如多走几步来这条晋城火车站旁的小胡同找美食。老板娘麻利地打包凉粉,顺手塞给他们几瓣蒜:“路上吃,得劲儿!”
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来晋城,也是在这个火车站下车。那会儿还是个毛头小子,跟着父亲来走亲戚。要是当时就知道这条晋城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该多好啊。说不定能尝到二十年前版本的烧饼,看见墙上还没褪色的宣传画。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而是暖黄色的灯泡,把整条巷子照得温柔。我慢慢往外走,快到巷口时回头望去——巷子深处炊烟袅袅,几家小餐馆开始准备晚上的生意。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像城市的毛细血管,默默输送着生活的养分。
回到火车站广场,周围瞬间被出租车喇叭声和人群喧闹填满。我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突然觉得刚才那一个小时像做了场安静的梦。城市里这样的角落不多了,它们藏在繁华背后,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节奏。
下次你来晋城火车站,要是时间不赶,建议你也去那条巷子走走。不用特意找什么风景,就在裁缝铺前站会儿,或买个刚出炉的烧饼。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记忆,不只留在宏伟的地标里,更藏在这样寻常的巷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