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林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附近还有哪里可以逛
那天路过穆林女子学院,突然想起好久没去后街了,脚步不自觉就拐了进去。说起来,这条后街真是承载了不少学生时代的记忆,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沿着熟悉的巷子往里走,两旁的老榕树还是那么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几家熟悉的奶茶店还在,只是招牌换成了时下流行的款式。我推开那家叫"巷口茶语"的店门,老板娘居然还认得我:"还是少冰叁分糖?"这种感觉真好,就像时间在这里打了个盹。
后街的新貌与旧颜
走在石板路上,发现确实有些变化。那家总是排长队的鸡蛋糕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很有格调的手作饰品店。不过隔壁的书店倒是还在,老板说现在主要做二手书交换,偶尔还会举办读书会。我翻着书架上的旧书,忽然觉得这条街就像个老朋友,虽然换了件新衣服,骨子里还是那个味儿。
往深处走,惊喜地发现那家卖章鱼小丸子的摊子还在,老板的手艺似乎更精湛了。站在摊前等着现做的小丸子,听着铁板滋滋作响,这熟悉的声音和香味,瞬间把人拉回学生时代。老板笑着说:"好多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都说要尝尝这个味道。"
拐角处新开了家文创小店,里面摆着各种精致的手工艺品。店主是个刚毕业的女生,她说选择在这里开店,就是看中后街这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店里挂着用干花制作的装饰画,还有手工制作的皮具,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周边还有哪些好去处
从后街穿出来,对面巷子里居然新开了不少有意思的小店。有家做植物染的工作室,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挂着的各色布料。隔壁是家猫咖,几只圆滚滚的猫咪在窗台上打盹。这些小店虽然不在主街上,却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沿着学院路往东走大概五百米,有个小公园最近重新整修过了。傍晚时分特别热闹,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这里散步。公园里的长椅换成了新的,还添了不少健身器材。有时候坐在那里看看来往的行人,也挺有意思的。
要是肚子饿了,学院西门外的美食广场值得一去。虽然环境简单,但有几家老字号确实做得不错。那家广东煲仔饭,老板坚持用传统砂锅,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锅巴香脆可口。还有隔壁的川味小吃,麻辣适中,很适合本地人的口味。
说起来,这附近的变化确实不小,但该保留的都保留着。就像那家开了二十年的文具店,虽然现在买文具的人少了,老板还是每天准时开门。他说很多毕业生成家后,还会带着孩子来店里,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讲故事。
夜幕降临的时候,后街的灯光次第亮起。那些暖黄色的灯光映在石板路上,显得格外温馨。奶茶店飘出淡淡的茶香,书店里有人安静地翻着书,小吃摊前围着一群刚下课的学生。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禁想,这条后街最打动人的,或许不是某家特别的店铺,而是这种延续着的生活气息。它就像这座城市里一个安静的小角落,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这里总保持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也许过段时间,我还会再来走走,看看它又多了哪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