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街头角落两百元的温情
巷子口的烧饼摊冒着热气,老张一边揉面一边朝我努嘴:“看见没?那对小年轻又来了。”
穿校服的男孩攥着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女孩正把温热的豆浆塞进他书包侧袋。他们站在裁缝店褪色的招牌下,身后是随州老城区特有的青砖墙,爬山虎在风里轻轻摇晃。
两百块能做什么
现在吃顿火锅都不够,却是他们整整一周的约会基金。男孩周日清晨帮物流公司卸货挣的,女孩省下了买新裙子的钱。我常看见他们在巷子深处那家旧书店并肩看书,傍晚分食六块钱的鸡蛋灌饼,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
有回暴雨,两人挤在五金店屋檐下。男孩用外套罩住两人,女孩笑着擦他脸上的雨水。店老板推开门喊:“进来避雨吧,不要钱!”那一刻他们亮晶晶的眼睛,比商场橱窗里的钻石还耀眼。
菜市场尾的王奶奶常说,这条巷子见证过太多这样的街头角落两百元的温情。她年轻时也收过爱人用工厂废料磨的顶针,现在金婚都过了。“真心啊,比钱经花多了。”
老城区的心跳
修鞋的陈叔有本泛黄的相册,第一页是他和妻子在巷口照相馆拍的结婚照。背景布破了洞,摄影师用钢笔补了朵云。“那会儿全部家当就两百块,”他摸着照片笑,“现在儿子都上大学啦。”
其实这条巷子正在拆迁名单上。隔壁街已经变成停车场,但居民们还在抗争。不只是舍不得老房子,更想留住这些随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生根发芽的土壤。毕竟在现代爱情快变成奢侈品时,这里还有人用最朴素的方式相爱。
昨晚又遇见那对年轻人,女孩在帮男孩整理衣领。他忽然说:“等我毕业找到工作...”她踮脚捂住他的嘴:“慢慢来。”远处新盖的写字楼亮着灯,像另一重宇宙。
或许真正的街头角落两百元的温情不在于数字,而在于有人愿意把仅有的全部给你。就像巷子深处那棵老槐树,年年开花,不求谁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