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品茶私人工作室,阿尔山喝茶私人订制空间
阿尔山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十月的山林已经披上银白。推开工作室的木门,暖气混着茶香扑面而来,窗外的雪粒子正敲打着玻璃。这里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茶桌上白瓷壶嘴正冒着袅袅热气,像在等待某个注定要推门而入的人。
茶香里的私人时光
记得头回踏进这儿是个偶然。那天我沿着结冰的街道漫无目的地走,忽然瞥见这栋木屋门口悬挂的茶旗。推门进去,店主正在给客人展示如何温杯烫盏。“水温八十五度正好,”他边说边将热水注入玻璃壶,“金骏眉的蜜香要慢慢醒。”那声音轻得像在跟老朋友聊天。墙上挂着的手写茶单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墨迹都有些淡了,但每一笔都透着从容。
第二次去时下了大雪。店主认出我来,什么也没问,默默泡了壶陈年普洱。茶汤在紫砂壶里咕嘟作响,他忽然说起这款茶来自勐海某棵古树,每年只采春茶一季。我们就这样听着雪落的声音喝茶,偶尔聊两句茶叶的转化,多数时候只是安静看着窗外。那种感觉真好,就像回到某个熟悉的角落,连呼吸都变得轻缓。
阿尔山品茶私人工作室最难得的是那份默契。有时候我刚在茶席前坐下,店主就会端出我常喝的岩茶。茶桌上摆着他从各地收来的茶器,每件都有故事。他说过,器物用久了会记住茶的味道,人也是。这话我现在还记得。
属于每个人的茶空间
上个月带朋友去,她正为工作的事烦心。店主这次选了安神的白牡丹,泡得特别轻。叁泡过后,朋友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每款茶都有它的脾气,”店主转动着手中的建盏,“就像人,急躁时喝不得浓茶。”那天我们离开时,朋友说这是她在阿尔山最舒服的下午。
阿尔山喝茶私人订制空间的神奇就在这儿——它总能给你当下最需要的。雨天会给你备上老铁观音,焦躁时泡的是清香龙井,寒冷的日子永远有炭火煮着的黑茶。不需要多说什么,茶席间的种种细节已经替你表达。
常来的几位茶客渐渐形成了默契。周末下午总能看到那位画水彩的女士坐在靠窗位置,带着小本子写生;退休的地理老师喜欢在周叁来,总点单丛茶;还有几个年轻人偶尔会组团来体验茶道。大家很少刻意聊天,但偶尔交流泡茶心得时,那种氛围就像认识了很久。
前几天又路过工作室,新雪初霁。店主正在翻修后院,说要弄个能看星星的玻璃茶室。他掰着指头算:“春天能闻着达子香喝茶,夏天听蛙鸣,秋天看红叶,冬天嘛…”他笑着指指屋檐的冰挂,“就现在这样,围炉煮雪最好。”
茶壶又响了。这次是桂花乌龙,甜香在空气里慢慢晕开。窗外有游客在拍照,而茶室里的时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流淌。或许这就是阿尔山品茶私人工作室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让喝茶这件事,重新回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