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泄火的小巷子,乳山消愁的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2 14:11:15 来源:原创内容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乳山泄火的小巷子这地方,我心里还犯嘀咕。这名字起的,咋这么直白呢?可住这附近的张大爷告诉我,别想歪了,这“泄火”是咱这儿的土话,意思是心里憋闷了,来这儿走一走,气儿就顺了。

巷子是真窄,两个瘦子并排走都嫌挤。青石板路被磨得溜光,墙角蹲着几只懒猫,听见脚步声,懒洋洋地抬下眼皮。午后阳光斜斜地插进来,把半边墙照得发亮,另半边还藏在阴凉里。

巷口老陈家开着个剃头铺,开了叁十多年。老陈说,这条乳山泄火的小巷子,装了多少人的心事。有下岗的工人来这儿抽根闷烟,有考砸的学生来这儿掉几滴眼泪,还有两口子吵架,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最后总能在这巷子里碰着——因为巷子只有这么宽,躲都没处躲。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香味就飘过来了。是那种很实在的香味——王婶的韭菜盒子在锅里滋滋响,刚出锅的还烫手;李哥的修车摊子摆在那儿,他正给自行车补胎,手上全是黑乎乎的机油。

我常想,为啥这条乳山消愁的小胡同能有这般魔力?后来才琢磨明白,在这儿走着,你能真真切切地活着。饿了买个烧饼,渴了喝碗大碗茶,累了就坐在石阶上发呆。没人会多看你一眼,也没人会问你咋了。

前些日子遇见个年轻人,西装革履的,靠在墙上打电话,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等他打完电话,旁边卖豆腐脑的大妈啥也没说,递过去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年轻人愣了下,接过碗,埋头吃起来。

这就是乳山泄火的小巷子的好处——它从不说道理,却能让人的心慢慢落回实处。那些拧巴的、焦躁的情绪,走着走着就散了,像是被青石板路吸走了,被巷子里的风吹淡了。

傍晚时分,巷子就换了副模样。家家开始做晚饭,炒菜的香味混在一起,分不清是谁家的。窗户里透出暖黄色的光,有人站在门口喊孩子回家吃饭。这时候的乳山消愁的小胡同,忽然就变得温柔起来。

住巷尾的赵奶奶跟我说,她在这住了六十年。“日子嘛,就是这样,有火气就来走走,走通了,就想开了。”她坐在自家门槛上,慢悠悠地择着青菜,“你看这巷子,窄是窄了点,可哪家哪户的日子不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我忽然明白了,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其实装着最实在的生活。它不教你什么大道理,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着人来人往,听着喜怒哀乐。那些过不去的坎,走不出的愁,在这条乳山泄火的小巷子里走走停停,竟也变得没那么难了。

天快黑时,我又经过那条巷子。路灯刚亮,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一个中年人推着自行车慢慢走着,车把上挂着一袋刚买的馒头。他吹着口哨,调子不太准,但在安静的巷子里,听着格外踏实。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