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小巷子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仪征小巷子最多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11-07 16:55:51 来源:原创内容

一条条青砖灰瓦的脉络

那天和朋友聊起仪征,他忽然问我:“你说仪征小巷子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一下子被问住了。是啊,天天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还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是老汽车站附近那片区域。

我决定去那边走走。从解放路一转进去,就好像换了个世界。外面的车水马龙瞬间被隔开,眼前是窄窄的巷道,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阳光从楼与楼的缝隙漏下来,在石板路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这里的小巷子真是多,横的竖的,交织在一起,像个迷宫。

走着走着,看见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摘菜。我凑过去搭话:“老人家,这片巷子可真多啊。”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抬起头,笑着说:“是啊,我们这儿是仪征小巷子最多的地方,住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他指着旁边岔路,“这条通向前面的小学,那条拐过去能走到菜市场,方便得很。”

我发现这些巷子虽然不宽,但充满了生活气息。晾衣绳横跨巷子上空,挂着各家各户的衣物;窗户里飘出炒菜的香味;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地经过,骑车人还不忘和路边熟人打招呼。这种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大概只有在小巷纵横的地方才能保留下来。

再往里走,巷子变得更窄了些,有些地方两个人并排走都要侧身。墙壁上爬着青苔,墙角靠着几把旧竹椅,看来是居民们傍晚乘凉时用的。我忽然明白,这些小巷子不单单是通道,更像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承载着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

拐过一个弯,看见几个孩子在巷子里追逐嬉戏。他们灵活地在巷子间穿梭,对这里的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在类似的小巷里长大。现在的商品房小区,恐怕很难再给孩子们提供这样自由玩耍的空间了。

站在巷子交叉口,我环顾四周。这里的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以树木命名,有的以老店铺得名。每个名字背后,想必都藏着一段故事。有位大妈告诉我,她家这条巷子原来有口古井,后来盖房子填掉了,但“井边巷”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天色渐晚,我准备离开这片巷弄密集的区域。回头望去,炊烟袅袅升起,灯火次第亮起。或许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样的老巷区会慢慢减少,但它们承载的记忆和温情,却会长久留在人们心里。

走出巷口,重新回到宽阔的马路上,刚才的经历仿佛一场时空穿梭。那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言自明——老汽车站周边这片纵横交错的巷弄,确实称得上是仪征小巷子最多的地方。它不仅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情感记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