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标题:增城周边300元的感情故事
那份藏在巷子深处的温柔
老街的霓虹灯在雨雾里晕开一片模糊的光晕,我撑着伞站在巷口犹豫不决。朋友上周喝酒时提过一嘴,说增城老城区有家小茶馆,老板娘特别会开解人。那时候我刚结束一段五年的感情,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似的。
木门推开时,风铃“叮铃”响了几声。店里很安静,只有角落里坐着个白发老人在下棋。老板娘正低头记账,抬头时眼角漾开细密的笑纹。“生面孔呀,”她放下毛笔,“第一次来可以试试我们的招牌茶,刚好叁百块,包你喝出故事来。”
我忍不住笑了:“叁百块喝杯茶?这价钱在增城都能吃顿大餐了。”她也不争辩,慢悠悠烫着茶具:“贵有贵的道理。你看这条茶毫,像不像人生里那些放不下的执念?”
茶香飘起时,她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二十年前,她也像我这般年纪,为了所谓的爱情跑到增城。“那时候觉得,有情饮水饱嘛。”她往紫砂壶里注水的手很稳,“结果呢?现实比电视剧还狗血。”
她在制衣厂做过工,在荔城街摆过摊,最困难时全身上下就剩叁百块钱。“那天站在东汇城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突然就哭了。”她说着竟笑起来,“后来用那叁百块进了第一批茶叶,从推着小车卖凉茶开始。”
我望着墙上发黄的照片出神。照片里她还是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推着锈迹斑斑的铁皮车,车上“凉茶叁元”的纸板被雨水浸得字迹模糊。
“后来遇见老陈,”她眼神柔软下来,“他天天来买凉茶,有天突然说‘你这茶方子改改,加些罗汉果可能更好卖’。”原来老陈祖上就是开茶庄的,两人一个懂茶理,一个通人情,居然真把生意做了起来。
窗外雨声渐密,她把续好的茶推到我面前:“你说增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能有什么结果?我现在倒觉得,感情啊,就像煲汤火候到了自然香。”
临走时雨停了,巷口有对年轻情侣共撑一把伞,女孩的笑声清脆得像风铃。我忽然想起老板娘最后那句话:“这世上没有标价的爱情,只有不愿放手的人。”
夜色里的增城灯火通明,新塘的牛仔服装城还在连夜发货,万达广场的霓虹照亮晚归人的路。我拐进711买了罐凉茶,易拉罐上凝结的水珠冰着掌心。手机震动,朋友发来消息问在哪,我回复:在找叁百块买不到的东西。
或许明天该去正果镇走走,听说那里的云吞面特别劲道。至于爱情嘛...我仰头喝完最后一口凉茶,甜中带苦的滋味在舌尖盘旋。至少现在知道了,有些东西的价值,从来不是数字能够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