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芒市品茶工坊体验记述
那家芒市品茶工作室藏在老街拐角,推开木门时风铃叮咚作响,满屋茶香立刻把人裹了个严实。店主正俯身往茶海里注水,抬头笑了笑:“来得巧,水温刚好醒开今年的头采白牡丹。”
白瓷盖碗里蜷缩的茶叶在热力作用下缓缓舒展,像冬日清晨逐渐睁开的眼睛。店主不急着出汤,用茶夹轻轻拨动叶片:“你看这片子的背面,银白毫毛多密实——芒市高山的云雾都藏在里面呢。”第一泡茶汤呈浅琥珀色,入口竟是带着青瓜的清甜,完全颠覆了我对茶汤滋味浓烈的刻板印象。
茶香里的时光印记
第二泡时茶味渐渐苏醒,花香在舌尖绽开。店主说起这片茶园的故事,他家叁代都在芒市侍弄茶树,以前爷爷背着茶篓要走半天山路,现在开车两小时就能到茶山。“但有些东西没变,”他指了指墙角的竹编茶焙,“还是得用古法慢慢煨火,机器烘出来的茶总是少了魂。”
我们聊着天喝了七八泡,茶汤从清甜转为甘润,仿佛把芒市茶山的晨露夕照都喝进了身体里。窗外日头渐渐西斜,斜阳透过木格窗棂,在茶席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时来了位熟客,掌柜自然取出另一把紫砂壶,开始冲泡陈年普洱。深红色的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漾出光泽,像陈年的红酒。
新来的茶客是本地小学老师,每周这个时候都会来坐坐。他说在这间芒市品茶工坊歇脚的下午,比在家里沙发上发呆还要放松。我们叁个人围着茶桌,话题从茶叶保存聊到各自家乡的饮茶习俗,茶壶里的水声咕噜咕噜响着,像永不疲倦的伴奏。
茶叶唤醒的城市记忆
老师说起他小时候,芒市满街都是挑着茶担的贩子,铜壶嘴冒着白汽,两分钱就能喝一大碗。现在这样的场景少了,好在还有这样的品茶工作室保留着当年的味道。他捧着茶杯深吸一口气:“这个香气让我想起外婆的茶馆,她总在柜台上摆着青花瓷罐,里面装着不同季节的茶叶。”
暮色渐浓时,掌柜开始收拾茶具。他用茶巾仔细擦拭紫砂壶,动作轻柔得像在给婴儿擦脸。“每把壶都得认认真真养着,”他举起来对着灯光,“你看这光泽,是叁年每天冲泡才养出来的包浆。”我忽然意识到,这间芒市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不是茶有多名贵,而是这些器物里沉淀的时光与用心。
临走时买了半斤白牡丹,掌柜用桑皮纸包得方方正正,系上麻绳的手法利落又传统。他说下次来可以尝尝刚到的凤凰单丛,带着山野蜜韵。推开工作室的木门,街灯已经亮了,茶香还萦绕在衣襟上,像把整个温暖的下午都带在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