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品茶上课,茶香课堂天长行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第一次听到“天长品茶上课”这个说法时,愣是没琢磨明白。喝茶就是喝茶,上课就是上课,这两件事怎么能凑到一块儿呢?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那间飘着淡淡茶香的教室。
教室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没有整齐排列的课桌,取而代之的是几张原木茶台;没有粉笔灰的味道,只有空气中弥漫的清新茶香。老师也不是站在讲台后,而是坐在我们中间,手法轻柔地温壶、置茶、冲泡。水注入盖碗的瞬间,一股清雅的香气立刻飘散开来,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原来茶叶会说话
“别急着喝,先闻闻看。”老师轻声提醒。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小心地捧起品茗杯。真奇怪,就这么一个小杯子,里头的香气却层次分明——刚开始是清新的青草味,慢慢透出淡淡的花果香,最后留在鼻尖的,竟有一点甜甜的蜜香。“这就是凤凰单丛的特点。”老师笑着说,“每一泡的味道都在变化,就像在跟你讲故事。”
我突然明白了点什么。这哪是在喝茶啊,分明是在读一本书,一本用味道写成的书。你瞧那片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仿佛睡醒了一般,把它经历过的阳光雨露都化作了这杯中的滋味。
坐在我旁边的李姐是这里的常客了。她跟我说,最初来茶香课堂只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没想到慢慢就上了瘾。“现在每个周末都盼着来这儿坐坐,”她抿了一口茶,“不只是为了学泡茶,更是找个地方让自己慢下来。”
慢下来的学问
说来也怪,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反而要专门找个地方学习“慢”。老师不紧不慢地演示着冲泡手法,水流细而稳,动作行云流水。“心急泡不出好茶,”她说,“水温高了,茶就苦了;出汤快了,味就淡了。得刚刚好。”
我试着照做,却发现自己的动作总是太急。要么水倒得太猛,要么时间没掌握准。试到第叁遍,总算泡出一杯还算像样的茶。尝着自己泡的茶,虽然比不上老师的手艺,但那成就感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让我想起平时的工作状态——什么都求快,赶 deadline,追进度,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了。而在这里,光是学会正确地端杯子,就需要放下手机,调整呼吸,让心静下来。
茶香课堂的妙处就在这儿,它不跟你说大道理,就让你亲手泡一壶茶。在等待茶叶舒展的过程中,你自然就学会了等待;在反复调整水温的过程中,你自然就懂得了分寸。
天长这个小城,喝茶的风气一直很盛。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茶具,客人来了先奉茶,闲下来了就约着喝一杯。但像这样把喝茶变成一种学习,倒是挺新鲜的。不是正襟危坐地听课,而是通过一杯茶,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
窗外阳光正好,斜斜地照进屋里,在茶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我们又换了一款茶,这次是熟普洱。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醇厚顺滑,像是把时光都揉进了这一盏茶里。大家随意地聊着天,说着这周遇到的趣事,或者就是安静地品茶。
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或许更接近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感受,在体验中领悟。就像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人一样,在茶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在品味中学会生活的艺术。
离开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一小包今天尝到的茶叶。倒不是因为它有多名贵,而是想把这个下午的感觉带回家。哪天又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就给自己泡一杯,回想一下在这个茶香课堂里学会的——慢下来,才能品出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