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资阳周边200元的情感经历
资阳老城的青石板上还留着昨夜的雨水,倒映着早点摊升腾的热气。我常在这条街转角那家面馆吃早饭,老板总是舀一勺红油问我:“今天要不要加个蛋?”
巷子口修鞋的张师傅有双粗糙的手,那天他边绱鞋底边念叨:“东门桥底下新来了个卖唱的姑娘,嗓子跟浸了蜜似的。”我顺着叁贤公园往沱江边走,果然听见有人在唱《月半弯》。
那把吉他的漆都斑驳了
姑娘坐在折迭凳上,脚边摆着打开的琴盒,里面零星躺着些纸币。她的牛仔裤洗得发白,但头发梳得整整齐利。“点歌二十块。”她抬头时眼睛亮晶晶的。后来我才知道,她白天在服装店打工,晚上来这儿唱叁小时,刚好凑够每天两百块的生活费。
老曹是江边茶摊的老板,有回他指着对岸的霓虹灯说:“现在两百块能干啥?宾馆钟点房的钱都不够。”但转头又泡了杯浓茶,“可要是真心喜欢,在江边吹风都能甜到心里去。”
我见过她在雨里把伞让给听歌的老太太,自己用塑料袋裹着吉他。那天收摊时,琴盒里多了几个热乎乎的茶叶蛋,不知是谁悄悄放的。
服装店里的镜子会说话
有次去她工作的店里买衬衫,正好撞见她在帮孕妇系鞋带。那面试衣镜映出她手腕上的红绳,绳结磨得有些起毛了。“这绳子戴了叁年啦。”她注意到我的目光,“当年奶奶在病床上给我编的,说能保平安。”
隔壁五金店老板总嘟囔现在年轻人太现实,可上周他女儿出嫁时,却偷偷在新娘捧花里塞了张存折。密码是女儿第一次领工资的日期——那会儿她给父亲买了双两百块的皮鞋。
晚风把她的歌声送过江面时,总有几个散步的老人家停下脚步。他们或许想起了叁十年前,用半个月工资买条红丝巾的往事。
面馆老板今天往我面里多放了勺牛肉:“看到那姑娘的琴盒没?昨天有人放了张字条,写着‘等我攒够钱开理发店,天天给你免费做发型’。”炉火映得他满脸通红,“这世道啊,贵的不是钱,是那份心。”
吉他声又响起来了,今天她在唱新学的《城里的月光》。琴盒里静静躺着些零钱,有张百元钞票被折成了纸飞机形状。江轮鸣着笛驶过,惊起几只水鸟,翅膀沾着碎银般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