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耍学生便宜快餐,奉化学子实惠简餐
奉化耍学生便宜快餐
前两天路过城北学院路,正好赶上放学点儿,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哗啦啦从校门涌出来。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流像商量好了似的,分成了好几股,齐刷刷钻进沿街的那些小馆子里。我跟着几个学生走进一家叫“学子厨房”的小店,好家伙,十五块钱居然能吃到两荤一素的套餐,还送免费汤。老板一边颠勺一边跟我唠:“这些娃儿,零花钱不多,但正长身体呢,得让他们吃饱吃好不是?”
其实在奉化,像这样专门做学生生意的小餐馆还真不少。它们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装修,塑料桌椅摆得紧凑,但胜在价格实在。你想想,现在外面随便吃个面都要二十多了,可在这儿,十块出头就能解决一顿饭。难怪学生们都把这儿当食堂,有些甚至和老板处得像家里人——忘带钱了?没事,先记着;想加个菜?阿姨随手就给多舀一勺肉。
这种奉化学子实惠简餐的模式,倒成了奉化特有的风景线。我观察过几家店的菜单,虽然价格低,但菜色每周都会换花样。周一是红烧肉配炒青菜,周二就换成鸡排搭番茄炒蛋。学生们也精明着呢,哪个店今天什么菜好吃,哪个阿姨给的分量足,他们心里门儿清。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告诉我,他们班同学还搞了个“美食地图”,标注了学校周边所有性价比高的小店。
不过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纳闷,这么便宜老板能赚到钱吗?后来和几家店主聊了才发现,他们有自己的门道。食材都是大清早去批发市场赶早市进的,成本能压下来;店面大多是自己家的房子,省了租金。更重要的是走量,一到饭点,翻台率特别高。有个老板说得实在:“薄利多销嘛,孩子们吃得好,回头客就多,我们不亏。”
现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学生们在外读书不容易。能在有限的预算里找到既吃得饱又吃得好的地方,确实是件暖心的事。这些开在学校周边的小餐馆,倒像是学生们在外求学的第二个家。有时候路过,看见他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着课堂上的趣事,那份简单而真实的满足感,让人觉得特别踏实。
也许在很多年后,这些学子们回想起在奉化的求学生活,除了课堂和图书馆,最让他们怀念的,可能就是这些实惠又温暖的小餐馆吧。那份十五块钱的热乎饭菜,不仅填饱了年轻的胃,更成为了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