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学生喝茶群,江城女生茶话社
最近在朋友圈里刷到个挺有意思的群聊,叫“武汉女学生喝茶群”。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品茶俱乐部,点进去才发现,原来是一群本地女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周末聚会。
说来也巧,我表妹在武大念书,上周非拉着我去体验了一次。地点选在汉街一家新中式茶馆,木质长桌上摆着青瓷茶具,玻璃罐里装着恩施玉露、宜昌红茶。穿汉服的店主正在教大家温杯烫盏,氤氲茶香里混着女孩们的轻言浅笑。
茶香里的城市记忆
坐在我旁边的女生捧着桂花乌龙说,她每周最期待这个时刻。在图书馆啃完一周的专业书后,来这儿喝口茶就像给大脑做厂笔础。她笑着晃了晃手机:“我们江城女生茶话社的群消息永远99+,从江滩芦苇絮聊到昙华林新展,比班级群活跃多了。”
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正在分享她收集的茶标本。压花册里夹着东湖的荷叶、归元寺的银杏,每片植物旁边都注明了配哪种茶最相宜。“在武汉读书四年,我想把四季都收进茶里。”她说这话时,窗外正好掠过轻轨的霓虹光影。
让我意外的是,这个武汉女学生喝茶群居然没有固定流程。有时聊着聊着就组团去龟山写生,或者临时起意去司门口寻找老茶铺。这种随性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弄堂生活,只不过当年是用搪瓷缸喝大碗茶,现在她们用建盏品冷泡茶。
茶杯中的星图轨迹
第叁次参加活动时遇见个医学生,她正在茶桌上摊开人体经络图。“茶碱提神适合复习,但阴虚体质要少喝焙火茶。”她指着叁焦经循行路线解释时,旁边设计系的女生立刻掏出速写本记录灵感。这种跨学科的碰撞,倒比茶汤本身更有滋味。
临近毕业季的茶会上,有个女孩泡着恩施富硒茶突然眼眶发红。她说以后去深圳工作,最怀念的就是这群能随时约茶的人。当时满桌寂静,只听见茶水沸腾的咕嘟声。后来不知谁说了句“深圳也有茶友群呀”,大家又笑作一团,七嘴八舌帮她联系当地的茶文化社团。
现在这个江城女生茶话社有了新玩法。她们在黄鹤楼停车场支过茶席,带着便携茶具坐轮渡看江鸥,最近甚至计划去琴台大剧院看戏前先来个露天茶会。那种鲜活的生命力,就像茶树上刚萌出的嫩芽,在晨露里闪着光。
昨天表妹给我看群相册,最新照片是她们在樱园石桌摆的春日茶席。粉白花瓣飘进青瓷盖碗,女孩们举着茶杯碰出清脆声响。这个由武汉女学生喝茶群延伸出的故事,早已不止于茶叶本身,更像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书写着这座城市年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