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附近200块钱的爱情,九江周边200元的情感故事
那会儿我刚来九江工作,租住在开发区一个老小区里。每天下班路过巷口的快餐店,总能看见小陈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在灶台前颠勺。有次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去市里的大饭店当厨子,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这儿离她近。"
他说的"她"在步行街摆饰品摊,收摊后会来店里点份十二块的青椒肉丝饭。小陈总会偷偷多加个荷包蛋,金黄的蛋液渗进米饭时,姑娘眼里的笑意比霓虹灯还亮。他们最奢侈的约会是在浔阳江边散步,买两支老冰棍,吹着晚风看轮渡来往。
两百块的月光
某个中秋夜,姑娘揣着皱巴巴的两百块钱来找小陈——那是她退掉去深圳车票的钱。两人在出租屋天台支了张小桌,月饼配着花生米,就着九江的月光说了整夜悄悄话。后来小陈用那两百块买了二手冰箱,说等攒够彩礼就结婚。这段九江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像甘棠湖的水波,不起眼却漾着光。
如今快餐店拆了,但每当我看见街边牵手散步的年轻情侣,总会想起小陈锅铲下的烟火气。或许真正的感情从来不需要标价,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温度,比任何誓言都来得实在。九江周边200元的情感故事还在继续,在某个亮着灯的窗口,又有人正把平凡日子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