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建阳火车站旁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20:49:41 来源:原创内容

建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我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说实在的,第一次来建阳的人,眼睛多半只盯着气派的火车站大楼,谁会留意对面那条不起眼的巷子呢?它就像个腼腆的邻居,安静地站在繁华对面。

巷口被两家便利店夹着,窄得刚好能通过一辆叁轮车。可你要是以为它只是条普通的通道,那可就错了。走进去十来步,天地忽然就开阔了,那种感觉,就像掀开朴素的门帘,忽然走进了别人家的客厅。

巷子里的烟火日常

早晨七点,这里的空气是香喷喷的。老李家的葱油饼摊前排着叁五个人,他也不急,慢悠悠地翻着锅里金黄的饼子。“要辣不?”这话他问了十几年。隔壁文具店的王阿姨正把图书搬到门口,看见熟人就扬起嗓子:“送孩子啊?今天考试顺利哦!”

中午时分,建阳火车站旁的小巷反而安静下来。阳光透过晾衣绳上的床单,在石板路上画出斑驳的影子。几只猫蜷在杂货店的纸箱上打盹,尾巴偶尔懒洋洋地甩一下。这时候走在巷子里,能听见自家厨房传来的炒菜声,还有不知哪家窗户飘出的评弹唱段。

我最喜欢黄昏时分从这里穿过。放学的小孩追逐着跑过,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的。下班的人们在菜摊前挑挑拣拣,和摊主聊着今天的菜价。修鞋的老张准备收摊了,但他从不催那些还在等他补鞋的人——大家心里都明白,明天还要穿着这双鞋赶火车呢。

连接两个世界的地方

这条建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连接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头是行色匆匆的旅客,拖着轮子咕噜响的行李箱;另一头是端着饭碗在家门口吃饭的老住户,碗里冒着热腾腾的蒸汽。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巷子里遇见一个迷路的老奶奶。她拿着皱巴巴的车票,焦急地四处张望。开小卖部的陈姐看见了,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出来,用带着建阳口音的普通话慢慢解释:“您往前走,看见红绿灯右拐,就是建阳火车站南门。”怕老人家记不住,陈姐还特意在烟盒纸上画了张示意图。

这样的事在这条建阳火车站旁的小巷里并不稀奇。外地人在这里问路,总能得到耐心的指引;赶火车的人忘记买水,随便哪家小店都能解燃眉之急。巷子里的人习惯了火车的汽笛声,就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前天傍晚下雨,我躲在修鞋摊的雨棚下等雨停。老张递给我一个小板凳,我们看着雨中的巷子闲聊。他说他在这条巷子修了二十二年鞋,送走的旅客数不清,但巷子本身的变化却不大。“火车站翻新了叁次,对面的高楼起了好几栋,就咱们这条巷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雨水顺着棚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是啊,建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就像个永恒的坐标。列车载着人们奔向远方,而这条巷子却稳稳地留在原地,用它自己的节奏呼吸着。它不是旅游手册上会标注的景点,没有网红店铺,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怀旧氛围。它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却恰好在火车站对面,于是就成了许多人匆匆旅途中的一个逗号——虽然短暂,却真实而温暖。

下次你从建阳火车站出来,不妨也去对面的小巷子走一走。不用特意寻找什么,就这么慢慢地走一趟,闻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听听巷子里熟悉的招呼声。你会发现,这条看似平常的建阳火车站旁的小巷,其实藏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