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炮楼攻略分享心得,成都炮楼游玩指南与体验
说起成都的炮楼,很多朋友可能第一反应是那种军事遗迹,其实这里说的是咱们成都人自己戏称的老小区单元楼。这些楼栋密密麻麻挨在一起,阳台外墙上布满空调外机,远远看去真有点像炮台似的。我上周末刚去转了一圈,这就跟大家唠唠我的见闻。
去之前最好选个晴朗的下午,叁四点钟的阳光斜斜打在外墙上,那些锈迹斑斑的防护栏和五颜六色的晾晒衣物会形成特别有意思的光影。我是从双林巷那边进去的,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特别热情,听说我要逛老小区,还特意指了条近路。
转角遇到的生活气息
刚拐进院子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几个大爷正围坐在石凳上下象棋,旁边老太太一边摘菜一边看牌,时不时喊声“将军”。晾衣绳上飘着刚洗好的床单,空气里有股淡淡的皂角香。这种场景在大城市的高档小区里可真少见。
往深处走,发现每栋楼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楼洞口挂着居民自制的风铃,有的在窗台摆满多肉植物。我在3号楼下面遇到正要出门的李阿姨,她在这住了二十多年。“别看这些楼旧,冬暖夏凉着呢”,她说着指了指墙角的燕子窝,“年年春天都回来,比你们年轻人打卡还准时”。
要说最让我惊喜的,是藏在6号楼后面的小花园。居民们用废弃的轮胎、破脸盆种满了月季和栀子花,虽然简陋却特别有生机。住在底楼的张大爷正在给花浇水,笑呵呵地说这是他们的“共享花园”。
一些实用小贴士
要是你也想来感受下,记得穿双舒服的鞋子。老小区的路面不太平整,有些地方还长着青苔。最好结伴同行,毕竟楼道里光线较暗,互相有个照应。
拍照时要注意避开居民隐私,阳台和窗户尽量不拍特写。我发现拍些生活细节反而更有味道,比如门楣上褪色的春联,或者挂在树上的鸟笼子。要是遇到居民在公共区域休息,小声打个招呼,多数人都很乐意聊几句。
附近生活设施挺便利,拐出巷子就有小吃店。我试了家叫“老街面馆”的,二两担担面才八块钱,味道特别正宗。老板娘说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来她这歇脚。
这次走访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筒子楼。虽然这些老楼终会被新城替代,但眼下这份鲜活的生活质感确实珍贵。准备下个月再去转转,听说有栋楼的紫藤花快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