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武夷山大学城附近便宜胡同在哪
最近不少同学都在聊,想在武夷山大学城附近找个实惠的小胡同解决吃饭问题。说实话,这话题确实挺实在的——谁不想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对味的东西呢?
那些藏在弯弯绕绕里的实惠小馆
我特意在放学后人流最多的时候,往大学城后头那些小巷子里转了转。哎,还真别说,就在宿舍区往东第二个路口右拐,有条不起眼的小胡同,傍晚五点半开始就飘出各种香味。第一家的拌面六块钱一碗,还能免费加面;往深处再走几步,八块钱的福鼎肉片冒着热气,老板总是笑眯眯地多舀一勺紫菜。这些店家似乎都明白学生的钱包厚度,价格牌上用最大的字体写着价钱,最小的字体写着“欢迎赊账”——当然,这得是老顾客才有的待遇。
转角那家烧饼铺开了少说五六年了。老板边揉面边和我唠:“学生娃娃们都不容易,咱这用料实在,叁块五一个的梅干菜饼,保准吃完顶一顿饭。”他这话不假,我亲眼看见旁边建筑工程学院的小伙子,两个饼加一杯豆浆,就是一顿晚饭。这种藏在胡同里的小店,菜单简单,但分量和价格确实让人心里暖暖的。
要说武夷山大学城附近便宜胡同在哪,还真得靠学长学姐们的口耳相传。记得刚入学时,高我一届的师姐就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找好吃的别光看大路,那些七拐八拐的巷子才是宝藏。”这话我到现在都记着。有时候下课晚了,懒得去食堂排队,和室友溜达到这些胡同里,十块钱以内就能吃得心满意足。特别是那家“学生快餐”,两荤一素才九块,老板娘见男生饭量大,还会主动说:“米饭不够自己添啊,别客气。”
这些胡同还有个特点——几乎每家小店都贴着二维码,但同时也备着零钱盒。有次买麻辣烫时我问老板,现在用现金的人还多吗?他一边往我碗里加豆皮一边笑:“总有些孩子手机没电了,或者这个月流量超了,咱得给人行个方便不是?”这种人情味,或许才是这些胡同最吸引人的地方。
当然啦,价格实惠不代表将就。我注意到这些巷子里生意最好的几家,食材都是当天采购。卖粥的大婶每天四点就骑着小叁轮去市场,她说:“孩子们吃进嘴里的东西,可马虎不得。”或许正因为这份用心,这些藏在胡同里的小店才能经年累月地留住学生们的心。
前两天碰到几个新生在路口张望,一看就是在找吃饭的地方。我顺手给他们指了那条熟悉的胡同方向,看着他们兴冲冲往那边走,突然想起当年的自己。在大学生活里,能找到这样一个既满足胃袋又照顾钱包的地方,确实是件挺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