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附近的人600两个小时,贵溪周边600两小时人士

发布时间:2025-11-03 02:31:52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消息突然弹出来

手机屏幕亮起,是老乡群里的消息。“贵溪附近的人600两个小时,有介绍的没?”后面跟着个咧嘴笑的表情。我盯着这行字愣了几秒,心里嘀咕:这说的啥活儿啊,按小时算钱还挺明确。老陈私聊我:“看到群里消息没?就咱开发区那边,夜班临时补缺。”我回他:“具体干啥的?装卸还是看设备?”他发来段语音,背景嘈杂:“包装车间,计件的,手快的人两个小时真能挣这个数。”

说实话,刚开始我心里直打鼓。在贵溪这么多年,零工市场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要么工钱拖拖拉拉,要么活儿累得够呛。可老陈接着说:“就今晚,王胖子那个厂,你认识的。”这下我稍微放心些——王胖子虽然抠门,但结账爽快,在贵溪周边算是少见。

晚上七点半赶到厂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在车间门口等着。线长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正扯着嗓子喊:“都听好了啊,贵溪周边600两小时人士优先,熟手带生手!”我这才发现人群里真有几位眼熟的——老刘蹲在花坛边抽烟,见我就抬抬下巴算是打招呼;小娟和她妹妹在角落里低声说话,手里还拎着没吃完的包子。

车间的灯惨白惨白的,流水线哗啦啦地转。我的活儿是把传送带上的酱料瓶装进纸箱,每箱十二瓶。刚开始总追不上节奏,不是漏了瓶就是封箱胶带粘手上。旁边的大姐看不下去,凑过来说:“你这样不行,得卡着节奏来。”她示范着把空箱提前摆好,双手像有磁铁似的,一抓就是两瓶。

说来也怪,适应了半小时后,动作居然流畅起来。装箱、封胶、码垛,慢慢成了肌肉记忆。线长偶尔背着手踱过来,在记工表上划拉两笔。车间里弥漫着酸辣酱的味道,时间在这种重复劳动中变得模糊。偶尔能听见隔壁车间机器的轰鸣,还有工友偶尔的咳嗽声。

九点半休息十分钟,老刘凑过来递烟。我摆摆手,他自个儿点上火:“怎么样?这贵溪附近的人600两个小时的活儿还行吧?”我拧开矿泉水瓶盖:“比搬砖强点儿,就是腰酸。”他吐出烟圈笑:“知足吧,上周我在物流园卸货,叁个小时才给四百。”我们靠在墙上,看着窗外贵溪开发区的夜景——零零散散的厂房亮着灯,路上偶尔有货车驶过。

后半段明显感觉速度慢下来。手腕发酸,脖子僵硬,传送带却还是那个速度。小娟在我斜对面,额前的头发都被汗水黏住了,可手上的动作半点没停。线长又转过来时,特意在她工位前多站了会儿,然后在记工表上画了个星号——我猜那是给熟练工的标记。

十点整,流水线终于停了。线长挨个发工资,真是现场结账。数着那六张红票子,我突然想起白天在群里看到的那条消息。现在算是明白了,“贵溪附近的人600两个小时”这话背后,是无数个像今晚这样的场景。王胖子从办公室出来,拍拍手说:“明天还有同样的话,贵溪周边600两小时人士,想来的现在报名。”

走出厂房时,夜风带着点凉意。老刘说要去吃宵夜,问我去不去。我摇摇头,把现金对折塞进裤兜最里层。这笔钱不多,但明天孩子的补习费算是有着落了。回头看了眼还亮着灯的车间,突然觉得,在这贵溪周边600两小时人士组成的临时队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手机又震动起来,是另一个群在招明天的临时工。我把屏幕按灭,慢慢往家走。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这样的夜晚,在贵溪的角角落落,应该还有很多人正在为生活奔波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