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区域俗称炮楼区

发布时间:2025-11-03 09:59:53 来源:原创内容

青岛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这绰号到底是怎么来的?每次打车回学校,和司机师傅说去“炮楼”,他们总能心领神会地一笑,直接把我送到那片最热闹的学生公寓区。这个称呼在学生中间流传了这么多年,倒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暗号。

记得大一刚来报到时,听到学长说“晚上去炮楼吃饭”,我还纳闷这名字怎么听着像军事要塞。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片学生公寓楼的造型颇为独特,一栋栋方方正正的高楼紧密排列,从远处看确实有点像碉堡。久而久之,“炮楼”这个称呼就这么传开了,连带着周边商铺都习惯自称“炮楼区”。

炮楼区的日与夜

白天的炮楼区显得安静许多,大部分学生都在上课。只有零星几家早餐店还开着门,老板娘坐在门口慢悠悠地择菜。可一到傍晚,整条街就像突然醒了过来。下课的学生们从各个教学楼涌来,把不算宽敞的街道填得满满当当。

煎饼果子的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麻辣烫店里飘出诱人的香气,奶茶店的小哥手脚麻利地摇晃着雪克杯。这些小店价格实惠,十块钱就能吃饱,二十块就能吃好,对我们这些生活费有限的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老板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常来的学生不用开口,他们就知道要做什么口味。

住在炮楼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下楼走两步就是超市、打印店、理发店,生活所需一应俱全。有时候半夜写论文饿了,穿着拖鞋就能下楼买宵夜。这种便利,让炮楼区成了我们除了教室和图书馆外,待得最久的地方。

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记忆

炮楼区不只有吃喝玩乐,这里也藏着我们最真实的青春。那家旧书店的老板总能记住每个人的阅读偏好,每次进了新书都会特意发消息告知。复印店的大姐手艺特别好,毕业论文装订得整整齐齐,还悄悄给我们打了折。网吧里总有几个熟面孔,不是在那儿打游戏,而是因为宿舍太吵,特意跑来写代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冬天,考研前最后一个月。每天深夜从自习室回来,炮楼区的那家麻辣烫店总是亮着灯。老板说他知道考研的学生辛苦,特意开到凌晨两点。热腾腾的汤锅前,素不相识的考研党们凑在一起,边吃边交流复习进度,那种相互鼓励的氛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

如今快要毕业了,在炮楼区走了无数遍的街道突然变得珍贵起来。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那些熬夜赶作业的夜晚,那些和朋友们在路边摊畅谈理想的傍晚,那些为考试焦虑又在美食中找到慰藉的日子,都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

也许在很多外人看来,炮楼区只是个普通的学生聚集地。但对我们来说,这里不只是一个昵称,一个地点,更是青春里最鲜活的一段时光。它见证了我们从懵懂新生到毕业生的蜕变,承载了太多欢笑、迷茫、奋斗和成长的痕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