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女学生喝茶群,吕梁女同学的茶聚小组
最近啊,我手机里有个群聊特别热闹,名字挺有意思的,叫“吕梁女学生喝茶群”。说真的,刚被拉进去的时候,我还琢磨这该不会是什么品茶协会吧?结果发现,这儿压根没人讨论茶叶品种,倒是天天聊得热火朝天。
群里最常出现的场景是这样的:下午四点半,某个姑娘突然发消息:“老地方,十分钟到!”后面跟着一串“+1”。这个“老地方”其实就是校门口那家叫“闲趣”的奶茶店。她们总爱挤在靠窗的卡座,点最便宜的柠檬水,一坐就是两小时。
这里不卖茶叶,只分享心事
记得上周叁,小雯抱着书本进来,眼圈红红的。她刚把柠檬水放下,话还没说就先叹了口气。“微观经济学挂了。”这句话像打开了话匣子。晓琳马上接话:“我上学期也挂过,那老师出题特别刁钻。”说着就从包里掏出整理好的笔记推过去。另一个姑娘则拿出手机:“我表哥是经管系的,把他去年画的重点发你。”
就是这样,在吕梁女同学的茶聚小组里,谁的烦恼都不会过夜。期末考试前,这里变成流动图书馆,大家互相抽查知识点;遇到感情问题,几个姑娘凑在一起当狗头军师;甚至连选哪门选修课更容易过,都能在这儿得到最真实的建议。
有时候我觉得,这家奶茶店应该给我们发个痴滨笔证书——我们这群人,每周至少来报到叁次,却从来没点过超过十五块的饮料。但老板从来不说啥,偶尔还会送我们一盘爆米花。可能他也看明白了,我们买的不是饮料,是个能说说话的地方。
前两天群里在讨论暑假计划,小雨突然说:“咱们搞个读书会怎么样?每周聚一次,就聊聊最近看了什么书。”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你看,这个吕梁女学生喝茶群从来不只是喝东西那么简单,它像个不断生长的社团,每个人都在往里注入新的想法。
现在天气转凉了,我们开始转战图书馆的休息区。有人开玩笑说,等毕业了要把这个群名改成“吕梁前女同学喝茶群”,继续保留这份情谊。说真的,在吕梁这片土地上,能有这么个地方让我卸下所有防备,聊聊最真实的想法,确实是件挺温暖的事。
昨天路过奶茶店,发现窗边卡座又坐了一群陌生的女学生。她们也像我们当年那样头碰着头说悄悄话,桌上摆着几杯喝到一半的饮料。我忽然意识到,也许每个学校都有这样一个“喝茶群”,只是名字不同罢了。那些在青春里互相支撑的时光,大概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