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约妹纸,杭职院学生交友聚会
那年初秋的篮球场
九月的杭职院,空气里还带着夏天的余温。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中,我注意到一个绑着马尾辫的女生,她正站在场边认真记着比赛数据。作为学生会体育部的新人,这是我第一次负责院系联谊活动的策划。“同学,能帮个忙吗?”她突然朝我招手,“叁分球统计规则我不太确定……”就这样,我们有了第一次对话。
说实话,刚进大学时我挺内向的。要不是为了完成部长交代的“杭职院学生交友聚会”策划任务,我可能永远都不会主动和陌生人搭话。但这次偶然的交流让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在寻找合适的社交机会。就像那个记数据的女生小林,后来告诉我她当时也刚加入宣传部,正愁找不到人请教工作细节。
随着活动筹备进展,我们组建了临时联络群。原本以为大家只会讨论公事,没想到群里渐渐开始分享食堂新品、选修课攻略,甚至约起了图书馆自习。有次下暴雨,群里突然冒出一条消息:“谁在实训楼?求伞救援!”立刻有叁四个人响应。这种自发的互动让我突然开窍——所谓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约妹纸,根本不是什么尴尬的事,而是年轻人建立联系最直白的表达。
最让我意外的是机电系的学长们。原本觉得他们整天对着机器应该很严肃,结果在讨论活动环节时,他们主动提出可以教女生操作模拟机床:“让更多人了解专业特色不好吗?”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群里的热情,艺术系的同学马上接话可以教速写,经贸系的则分享校园创业经验。原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期待相遇。
最终那场联谊办得简单却热闹。没有刻意安排的相亲环节,就是在桌游、手工顿滨驰和专业体验中,大家自然组成小组。看到几个编程男生耐心教文科生写简单代码,外语系的同学帮工科生修改英语简历,这种画面比任何强制社交都动人。活动结束时,之前那个记数据的女生小林抱着签到本跑来:“下次活动记得叫我!”她耳尖微微发红的样子,让我想起初次在篮球场见到她的午后。
现在偶然在校园里遇到当时认识的朋友,还是会停下来聊几句。有时是分享实习信息,有时只是简单问候。记得有次在食堂,隔壁桌的学弟悄悄问:“学长怎么认识那么多人?”我咬着筷子想了想:“可能就是当初那条‘杭职院学生交友聚会’的群消息吧。”其实每个看似随意的相遇,都需要有人先说出那句“你好”。
冬去春来,校园里的香樟树又长新叶。前两天经过篮球场,看见新生在组织比赛,场边同样站着认真记录数据的同学。这个场景让我不禁微笑,也许在某个角落,新的故事正在开始。青春这场必修课里,我们都在学习如何勇敢地向世界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