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品茶喝茶工作室,茶香雅舍休闲茶坊
推开“酒泉品茶喝茶工作室”那扇原木门,风铃轻响,迎面而来的茶香瞬间把人从喧闹的街市里拽了出来。店里放着古琴曲,声音不大,刚好能盖住外面的车马声。穿着棉麻长裙的茶艺师小悦正在给客人泡茶,手法娴熟得像在抚琴。
“您来得正好,刚到的明前龙井。”她抬头笑了笑,手里的盖碗轻轻一转,琥珀色的茶汤便顺着公道杯划出一道弧线。旁边几位老茶客凑在茶盘前,有人端着闻香杯闭眼细嗅,有人用杯盖轻拨浮叶,时不时低声交流两句“这泡回甘明显”“花香还藏着些许豆香”。
茶香里的慢时光
坐在我对面的李老师是这儿的老熟人,退休后每天下午雷打不动要来坐两小时。他捧着建盏慢慢啜饮:“现在满大街都是奶茶店,年轻人捧着加奶盖的果茶,哪知道真正的好茶是什么味道。”说着他把茶杯举到灯下端详,“在这儿不一样,连水流声都听着舒坦。”
其实刚开始我也分不清普洱的生熟区别,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直到有回感冒,小悦给我泡了壶老白茶,叁杯下肚竟通了鼻窍,这才发现茶汤里藏着这么多门道。现在路过总忍不住进来坐坐,哪怕只是闻闻茶香,看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都觉得日子突然慢了下来。
窗外梧桐叶飘到窗台上,斜阳把树影投在青砖地面。隔壁桌新来的姑娘正在学茶道,紧张得手抖,小悦轻声安慰:“别急,茶不怕你慢,它自己也是慢慢长大的。”这话听着莫名让人心安。
都市里的停靠站
暮色渐浓时,工作室反而更热闹了。穿西装的白领松开领带陷在沙发里,几个大学生围着长桌写作业,偶尔抬头讨论哪款茶配茶点最合适。东侧包厢传来欢声笑语,像是老友聚会,隔着竹帘能看见他们传看着各自淘来的紫砂壶。
新来的客人指着墙上的书法条幅问:“这‘茶香雅舍休闲茶坊’是分店吗?”小悦边烫茶杯边解释:“就是咱们这儿,大家叫顺口了,觉得这名儿透着闲适。”确实,在“酒泉品茶喝茶工作室”待久了,真会觉得这儿不像做生意的地方,倒像谁家专门辟出来待客的茶室。
有个妈妈带着七八岁的男孩进来,孩子原本闹着要玩手机,后来被茶则里干燥的茶叶吸引了。小悦递给他一个茶荷,教他观察茶叶的形态。孩子安静了,小心翼翼捧着那片小世界,他妈妈在旁边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夜深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小悦还在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电水壶咕嘟作响,博古架上的茶叶罐列队静默,满室茶香像要把时光都腌入味了。或许明天推门进来的,就是另一个需要片刻安宁的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