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学生品茶上课,湖州学子茶艺课堂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10:35:59 来源:原创内容

湖州学生品茶上课

讲台上没有粉笔灰,倒是飘着龙井茶的嫩香。穿着校服的学生们面前摆的不是习题册,而是一套套青瓷茶具。这是湖州某中学周叁下午的常态——茶艺课教室里,十几个孩子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往盖碗里注水。

“水温85度最合适,太高会把茶叶烫坏。”教茶艺的王老师边走边看,偶尔停下来纠正学生的动作。坐在第叁排的男生小李有点手忙脚乱,热水差点洒出来。“慢点来,泡茶急不得。”王老师轻轻扶住他的手腕。这个去年还在篮球场上横冲直撞的男生,现在能安静地完成温杯、投茶、润茶、冲泡这一整套动作了。

这门课刚开设时,不少家长在微信群里嘀咕:“初叁了还学这个?多刷几道题不好吗?”就连学生们也觉得新鲜——品茶不都是爷爷奶奶那辈人才做的事吗?

变化是慢慢发生的。高二的小陈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她连着叁次都没掌握好注水的高度,水柱总是断断续续。“那会儿觉得这比解物理题还难。”现在她已经是茶艺社的社长,能在社团招新时熟练地演示“凤凰叁点头”。她说最享受的是泡茶时那种专注,“心里特别静,好像时间都慢下来了。”

学校的茶艺教室布置得古色古香,靠墙的博古架上陈列着不同种类的茶叶。今天这节课讲的是湖州本地特产——安吉白茶。孩子们轮流观察干茶的颜色,有人小声说像初春的嫩芽。当热水注入玻璃杯,看着茶叶慢慢舒展,教室里响起细细的惊叹声。

“原来我们湖州的茶叶这么特别。”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说。她在家从不喝茶,现在却能和爸妈聊上几句茶叶知识了。她妈妈发现,女儿泡茶时特别有耐心,连带着做作业也没那么毛躁了。

这门课不光是教泡茶技巧。上个月,老师们带着学生去茶山实践。站在漫山遍野的茶树间,孩子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一芽一叶”。采茶阿姨教他们如何辨认最嫩的芽尖,有个男生采了半小时就喊腰酸,他说这才体会到茶农的辛苦。

茶艺课也成了同学们交流的新话题。课间休息时,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哪种绿茶的回甘更持久。他们甚至自发组织了“茶友会”,每个月轮流带自家好茶来分享。这种变化让班主任很惊喜:“以前他们聊的都是游戏和偶像,现在居然能安静地品茶论道。”

不过最让人感触的,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深了。上学期期末,学校举办了一场小型茶会。学生们自己设计茶席,用毛笔写茶签,还尝试复原古代点茶法。虽然动作还显稚嫩,但那份认真劲儿打动了很多前来观摩的家长。

窗外飘着细雨,教室里茶香袅袅。几个学生正在为下周的开放日活动做准备,他们要把湖州学生品茶上课的故事讲给来访的嘉宾听。水壶发出轻微的沸腾声,仿佛在应和着这个安静的午后。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有些东西正像茶叶般慢慢舒展开来,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