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是卖东西的
前几天和朋友在滁州老城区吃饭,聊着聊着,他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我:“你说,现在微信‘附近的人’里,怎么感觉好多都不是来交朋友的,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做生意的?” 我笑了笑,这还真不是他一个人的感觉。这事儿吧,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里面还真有点门道。
首先啊,最直观的就是头像和昵称。你想想,一个普通用户的头像,可能是自己的照片、风景照,或者干脆是系统自带的那种。但如果你看到一个头像,是那种特别精致的商品图,或者干脆就是个品牌濒辞驳辞,昵称叫“齿齿滁州特产”、“齿齿美衣”或者直接是“础+手机号码”这种格式,那目的性就非常强了。这几乎就是在脑门上贴了张纸条,写着“我是来做生意的”。这种算是最基础的判断方式了,咱们普通人刷一下,心里基本就有数了。
光看头像和昵称还不够,万一人家是个性化呢?这时候就得点开相册看看了。微信有个“朋友圈相册”功能,可以直接看到对方最近分享的图片。如果一点开,满屏都是各种商品的展示图、收款截图、或者客户反馈的聊天记录,那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你想啊,一个正常社交的用户,谁会天天在朋友圈里发十几条商品信息呢?这种内容密度,本身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除了这些静态的信息,动态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个突破口。有时候你没主动加别人,反而会收到一些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验证消息如果是“你好”、“交个朋友”这类,可能还正常。但如果一上来就是“亲,需要齿齿吗?”“新款女装了解一下?”,这不就直接表明来意了嘛。这种单刀直入的推广,也算是帮我们快速做了筛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做生意的现象呢?我觉得,这跟咱们的生活习惯变化有很大关系。现在大家时间都碎片化了,开个实体店成本又高,这种基于地理位置、低成本的点对点推广,自然就成了一些小微商家的选择。尤其是在滁州这样的城市,熟人社交圈和生活圈相对集中,利用“附近的人”这个功能,能比较精准地触达本地的潜在客户。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接地气”的营销方式了。
不过,咱们在判断的时候,也得多留个心眼。不是说所有看起来像做生意的人都不可信,但确实要提防一些风险。比如,如果对方卖的东西价格低得离谱,或者一直催着你付款、不给看实物,那就要警惕了。无论什么时候,涉及到钱财交易,多一份谨慎总没错。可别光顾着看东西便宜,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
所以啊,下次你再打开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不妨多观察一下这几个细节:头像昵称、朋友圈内容、还有打招呼的用语。基本上,你就能对列表里的人有个大致的判断了。这就像是一个不用明说的小游戏,大家心照不宣。有人用它来拓展生意,我们呢,也多了一个了解身边商业生态的小窗口,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