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海选场子,丹阳优选活动现场

发布时间:2025-11-03 14:38:55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丹阳海选场子,那阵仗可真不小。灯光打得亮堂堂的,把整个舞台照得像白天一样,参赛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在后台紧张地搓着手,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着台词。

评委席上坐着几位本地文艺界的老前辈,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评分表,时不时交头接耳几句。坐在正中间的李老师忽然往前倾了倾身子,抬手示意音响师把音乐调轻些。

台前幕后的那些事儿

后台角落里,有个扎马尾辫的姑娘正对着墙壁练声。她说从小就在丹阳长大,这次听说老家办活动,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参赛。“咱丹阳优选活动能在家门口举办,说啥也得来捧个场不是?”她说着说着有点不好意思,手指卷着衣角打了个转。

那边道具组忙得团团转,两个小伙子扛着背景板来回跑,额头上都是汗珠。负责舞台调度的王师傅扯着嗓子喊:“慢点儿慢点儿,左边再抬高些!”他转头看见我在旁边,抹了把汗笑道:“这次丹阳海选场子准备得仓促,好多设备都是临时凑的。”

观众席上倒是坐得满满当当,大爷大妈们摇着扇子,时不时给台上的表演鼓个掌。有个穿花衬衫的大爷特别投入,遇到熟悉的戏曲选段还会跟着哼两句,旁边老伴儿拽他袖子他才停下来。

化妆间里更是热闹,二十多平的屋子挤了十几号人。有个小伙子的粉底打得太厚,引得化妆师直叹气:“你这脸抹得跟刷墙似的,待会儿上台灯光一打,非得反光不可。”这话把满屋子人都逗乐了。

我在走廊遇到活动负责人张主任,他正拿着对讲机协调工作。“这次丹阳优选活动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经验不足啊。”他苦笑着指了指忙碌的工作人员,“不过大家热情都很高,这点特别让人感动。”

台上正在表演诗朗诵的小伙子突然忘词,愣在那儿足足五六秒。台下观众善意地笑了起来,不知谁带头鼓起了掌,小伙子挠挠头,居然接着往下背了。

评分间隙,评委们凑在一起低声讨论。李老师扶了扶眼镜:“咱们丹阳海选场子虽然条件有限,但孩子们这份认真劲儿很可贵。”他翻着手里的报名表,“特别是那几个本地孩子,表演带着股子质朴的味道。”

后台有个小姑娘在偷偷抹眼泪,原来是伴奏带出了问题。道具组的小刘二话不说,掏出手机就连上了音响:“别急别急,我这儿有备份。”音乐响起的瞬间,小姑娘破涕为笑。

观众席后排坐着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拍视频。问起来才知道是参赛选手的亲友团。“我们专门请了假来的,”其中一个梳着丸子头的姑娘说,“这种丹阳优选活动得多支持,下次还要叫更多朋友来。”

快到中午时,工作人员抬来几箱盒饭。参赛选手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交流着刚才台上的心得。有个男孩说得兴起,差点把饭粒喷到对面姑娘身上,连忙红着脸道歉。

下午的选拔进行到一半,天空突然飘起雨点。工作人员赶紧支起遮阳棚,观众们不但没散,反而往中间挤了挤。张主任站在棚子边上直感慨:“没想到大家这么给面子。”

雨停的时候,正好轮到最后一个节目登场。是个本地小学的合唱团,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唱起了丹阳民谣。清脆的童声在雨后的空气里格外悦耳,连评委们都跟着打起拍子。

活动结束时已是傍晚,舞台的灯光在暮色中格外温暖。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设备,参赛选手们互相留着联系方式,约定下次再聚。有个小姑娘跑到评委席前,深深鞠了一躬:“谢谢老师,我下次会表现更好的。”

张主任站在渐渐空荡的场地中央,望着正在拆卸的舞台。我问他感受如何,他笑了笑:“累是累了点,但看到这么多人来参加丹阳海选场子,值了。”远处,最后一抹晚霞正悄悄隐入天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