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耍女娃,安宁带女童游玩

发布时间:2025-11-03 12:07:00 来源:原创内容

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石板路上,我牵着五岁侄女小雨的手走在安宁的老街上。这孩子平时在城里总爱抱着平板电脑,今天却对街边的一切充满好奇。

"姑姑,那个圆圆的是什么东西呀?"小雨踮着脚指向路边小摊。"那是糍粑,用糯米做的。"我买了一个递给她,看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这种简单的快乐,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了。

青石板路上的童谣

走过十字街口,小雨被一位老奶奶的童谣吸引。奶奶坐在门槛上,手里编着竹篮,嘴里哼着:"月亮堂堂,下河洗衣裳..."小雨竟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学起来。老奶奶笑着说:"现在的娃娃还会听这些老调调,难得哟。"

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外婆也是这样教我唱童谣的。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电子产物,可我们的童年却充满色彩。看着小雨跟着老奶奶拍手打节拍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带她来安宁耍女娃的意义。

沿着老街继续往前走,小雨发现了一个做糖画的手艺人。那位大叔舀起一勺融化的糖浆,手腕轻轻一转,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完成了。"我要小兔子!"小雨兴奋地跳着。大叔笑着说:"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动画片里的角色,难得有娃娃还认得这小兔子。"

在古戏台下的欢乐时光

午后的阳光把古戏台的影子拉得老长。虽然台上没有演出,小雨却自己在台前的空地上转起圈来。"姑姑,这个台子是做什么的呀?"她仰着头问。我告诉她,以前的人们就在这里看戏,就像我们现在看电影一样。

"那他们看什么戏呢?"小雨追问。我正要回答,旁边一位纳鞋底的大妈接话:"小娃娃,我们以前看的是滇戏,可好看了。"说着还哼了两句。小雨听得入迷,非要学着哼。看着她认真的小模样,我和大妈都忍不住笑了。

其实带着女童在安宁游玩,最让人感触的不是看了多少景点,而是这种偶然遇见的温情。城市里的游乐场虽然设施齐全,却少了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交流。

傍晚时分,我们坐在河边的石凳上休息。小雨靠在我身上,手里摆弄着刚才买的泥咕咕。"姑姑,我们明天还能来吗?"她小声问。"当然可以。"我摸摸她的头。此时的安宁耍女娃,已经不仅仅是带侄女出游那么简单,更像是在帮助她连接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几个本地孩子正在河边玩打水漂,小雨怯生生地看着他们。其中一个稍大点的男孩走过来,递给她一块扁平的石片:"小妹妹,我教你。"看着小雨笨拙却又认真地学着打水漂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或许才是童年该有的模样。

回程的路上,小雨累得在我怀里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泥咕咕。路灯次第亮起,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今天在安宁带女童游玩的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快乐。也许不是最新的玩具,最炫的游戏,而是这些充满温度的真实体验。

快到家时,小雨迷迷糊糊地醒了:"姑姑,我梦见会飞的小兔子了..."她揉了揉眼睛,把泥咕咕举到我面前。这个在安宁老街买的普通泥塑,此刻在她眼中却无比珍贵。我想,这趟安宁耍女娃之旅,已经在她的记忆里种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