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那里有站小巷的,河池站边小巷位置
初到河池站
刚出河池站,热风混着摩托车的喇叭声就扑面而来。我拖着行李在广场边上站住,心里有点犯嘀咕——这地方看着挺新的,可朋友说的那种老巷子到底在哪儿呢?抬头望见车站西侧有片灰扑扑的矮房子,屋顶挨着屋顶,电线像蜘蛛网似的在巷子上空交错。有个卖冰粉的大姐正推着小车经过,我赶紧上前问路:“大姐,请问河池站那些小巷子怎么走啊?”她抹了把汗,笑着指指西边:“拐过红招牌的超市就是,你要找吃的还是住的?”
巷子里的烟火气
顺着大姐指的方向走去,转过街角,景象突然就变了。刚才车站前的宽阔马路不见了,眼前是条刚够两人并排走的小巷,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巷口修自行车的老爷子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摆弄着车链子,旁边收音机咿呀呀唱着彩调。再往里走,空气里飘着螺蛳粉的酸香,还有炸油条的焦香味。几个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木凳上摇蒲扇,看见生人也不惊讶,就眯着眼笑。
我沿着巷子慢慢往里逛,发现这些巷子原来是相通的,像毛细血管一样把这片老区连成整体。卖豆花的大婶说,她在这住了叁十年,以前车站还没扩建时,这片就是赶车人歇脚的地方。现在虽然车站搬了新址,但这些老巷子还是保留着原来的味道。她舀了碗冰镇豆花递给我,白糖在豆花上慢慢融化:“别瞧巷子窄,五脏俱全着呢,剃头铺、杂货店、修补衣服的,老住户都爱在这儿转悠。”
走到巷子中段,看见个有意思的景象——崭新的高铁从巷口上空的高架桥呼啸而过,桥下却是百年老巷的慢生活。几个孩子追着皮球从裁缝店门口跑过,惊得笼子里的画眉鸟扑腾翅膀。住在巷尾的韦师傅正在自家厨房熬制酱料,他说这条河池站边小巷位置虽然不算显眼,但做的烤肉粉在附近是出了名的,很多搬走的老街坊周末还会专门坐车回来吃。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我在巷子深处的家庭小馆吃了晚饭,老板娘边炒菜边跟熟客聊天,锅铲碰着铁锅的声音格外清脆。结账时她听说我在找河池那里有站小巷的,特意送到门口:“下次来直接说找‘阿芳饭馆’,这附近人都知道。”走出巷子回头望,暖黄的灯光从各家窗户透出来,把纵横交错的小巷照得温暖而清晰。这片藏在车站旁的老社区,就像河池的另一个世界,安静地守着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