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水磨工作室喝茶,四平水磨茶坊品茗体验
推开四平水磨工作室那扇木门,仿佛瞬间切换了时空。外面街道的喧嚣像被按了静音键,取而代之的是若有若无的古琴声和清清淡淡的茶香。有位穿棉麻上衣的姑娘正在茶台前拨弄着茶则,见我进来只抬头笑了笑,继续专注地侍弄那些茶具。
这地方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没有过分精致的装修,墙上挂着几幅笔触随意的山水,书架歪歪斜斜堆着些旧书,反倒让人放松下来。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竹帘在桌面洒下斑驳光影,竟有些恍惚,好像回到了某个熟悉的老地方。
水磨茶韵的慢时光
茶艺师小陈给我推荐了他们的招牌岩茶。看她温杯、投茶、注水,每个动作都不紧不慢。“我们这儿啊,很多人第一次来都会不习惯,”她边冲泡边说,“手机刷多了,突然要安静地坐两小时,开头确实难熬。”她说的没错,头二十分钟我确实坐立不安,总想摸手机。
可当茶汤入口的瞬间,焦躁感竟神奇地褪去了。那茶带着淡淡的炭火香,回味里有种说不清的甘甜。小陈说这是传统水磨工艺烘焙的,茶叶在炭火上慢慢翻滚,像老式水磨一圈圈转,这才有了这般醇厚滋味。
隔壁桌是位常客,六十来岁的模样,独自捧着本书看得入神。他告诉我,每周叁下午他雷打不动会来这儿,“比家里舒坦,比咖啡馆清净。”他说着抿了口茶,“在这坐一下午,花不了多少钱,却能找回点自己的时间。”这话让我心里一动——我们有多久没给自己留这样完整的空白了?
茶席间的偶然相遇
正品着第二泡茶,窗外下起了小雨。雨点打在青瓦上,声音清脆悦耳。小陈又给我续了一杯,这次茶汤颜色更深了些,味道也愈发浓郁。“下雨天喝茶最舒服了,”她笑着说,“你看这雨,不紧不慢的,多像我们泡茶的心情。”
这时走进来一位年轻人,浑身湿漉漉的。他要了杯同样的岩茶,坐在我对面的位置。几杯茶下肚,我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原来他是附近的设计师,被项目 deadline 追得喘不过气,跑来躲清静。“在这喝杯茶,比喝咖啡管用,”他摇摇头,“咖啡越喝越急,茶却让人慢下来。”
我们聊设计,聊生活,聊各自的城市,话题天马行空。很奇妙,在别的地方陌生人之间总会隔着什么,可在这个茶室里,一壶茶就让大家放下了戒备。我想,这大概就是四平水磨工作室喝茶的魔力——它创造了一个让人卸下伪装的场域。
雨渐渐停了,阳光重新洒进来。那位设计师朋友看了看表,惊讶地发现已经坐了叁小时。“得回去了,”他起身结账,“不过感觉又能面对那些设计稿了。”
我又坐了一会儿,看着茶台上蒸腾的热气。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来这里——不只是为了一口好茶,更是为了这份难得的从容。在快得让人头晕的日子里,能有个地方让你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其实挺奢侈的。
走出工作室时已是黄昏,街道上车水马龙依旧。但奇怪的是,那些喇叭声和人群的嘈杂似乎不再让人烦躁。我拐进旁边的四平水磨茶坊,买了一小罐今天喝的岩茶。店员细心包好,附了张手写的冲泡方法。把这份“慢”带回家,或许就是对今天最好的纪念。
回头看了眼亮起暖黄色灯光的工作室,忽然觉得,在这样的地方消磨一个下午,不是逃避,而是给自己充充电。毕竟,走得太急的时候,确实需要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