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大学城包夜,昌邑大学城晚间生活
要说咱们这昌邑大学城晚上最热闹的是哪儿,校门外的美食街绝对排第一。天一擦黑,各色小摊就支棱起来了,空气里全是麻辣烫、铁板烧和烤冷面的香味,混着学生们的说笑声,那叫一个烟火气十足。你要是赶着饭点去,每家店门口都挤满了人,老板一边颠着炒勺一边扯着嗓子喊号,那热火朝天的劲儿,能把人一天的疲惫都冲散咯。
我常去老王家那烧烤摊,地方不大,五六张桌子总是坐得满满当当。有个周四晚上,我正吃着烤串呢,听见隔壁桌几个大叁的学生在聊实习的事儿。穿蓝衣服的那个猛灌一口啤酒,叹着气说:“白天面试又黄了,晚上不出来吃点喝点,这压力真顶不住。”坐他对面的哥们儿拍了拍他肩膀:“谁不是呢?也就晚上这点时间能松快松快。”这话挺实在的,大学城的夜晚,对不少学生来说,真不只是填饱肚子,更像是个喘口气的避风港。
深夜图书馆的灯光
当然啦,不是所有人都往校外跑。十点过后,教学区渐渐安静下来,但图书馆叁四楼的自习室,灯光还亮得晃眼。走近了看,里头坐得七七八八,翻书声、键盘敲击声细细碎碎的。有个戴眼镜的女生,面前堆着半人高的考研资料,她每隔一会儿就揉揉眼睛,接着又埋下头去写写划划。楼道拐角处还能撞见几个背专业课的,捧着书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这份安静里的拼搏,和外面美食街的热闹,完全是两个世界,却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同一个夜晚。
说到昌邑大学城晚间生活,活动可不止吃喝学习这两样。操场晚上也挺有人气,跑步的、打球的、还有围成一圈弹吉他的。上周六我就碰上个小型音乐社团演出,就在宿舍区小广场,一把吉他一个手鼓,几个年轻人唱着原创的校园民谣,虽然设备简单,但台下跟着哼唱摇摆的气氛特别感染人。这种随性的快乐,大概也只有在大学城的夜晚才能这么纯粹吧。
其实待久了就会发现,这儿的夜晚是流动的。你可能刚在图书馆碰见那个刻苦的女生,一小时后她也会出现在奶茶店和朋友谈天说地;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男生,说不定晚点儿就坐在烧烤摊那儿撸串了。这种切换特别自然,大家都是趁着夜色,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放松充电。昌邑大学城包夜这个概念,在学生们看来,或许就是这种自由选择和真实状态的写照。它不单指某个具体地方,更像是对这段青春时光里,那些鲜活的、充满人情味的夜晚的一种统称。
快十一点的时候,我往宿舍区溜达。楼下还有几对小情侣在低声说着话,阳台上有几个窗口亮着灯,隐约能看见里面还在打游戏或者看电影。宿管阿姨坐在门口摇着蒲扇,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脸上是那种见惯不怪的笑意。夜晚的大学城,慢慢静下来了,但那种年轻的生命力,好像还弥漫在空气里,等着第二天太阳升起,再次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