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火车站300一次,盖州站附近300元服务
夜幕下的盖州火车站,总是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繁忙。出站口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出来,又迅速散进城市的各个角落。我站在广场对面的小超市门口,能清晰地看到那块发着白光的“盖州站”牌子。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广场上还有几个拖着行李箱的人在张望。
这时一个穿着褪色夹克的大叔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兄弟,住店不?咱家就离这儿叁百米,干净又便宜。”我摆摆手,他立刻转向旁边一个刚下车的年轻人。这样的场景,在火车站附近太常见了。
车站周边的那些事儿
其实吧,在盖州火车站周边,你总能听到各种对于价格的讨论。比如小饭馆里,两个刚下火车的人在聊天:“刚才问了个住宿,开口就要叁百。”“正常,这地段都这价。不过我上次找到一家,虽然标间旧点,但一百八就搞定了。”
这种讨价还价的声音,成了车站背景音的一部分。车站旁边那家快餐店的老板跟我说,经常有旅客来他这儿打听附近的住宿情况。“我一般都建议他们多走两条街,价格能便宜不少。但很多刚下火车的人,拖着大包小包的,实在不想再走了。”
说到这个盖州火车站300一次的话题,我倒想起上周遇到的件事。有个大姐在出站口那儿急得团团转,原来是她老母亲坐火车来看她,说好在出站口等的,可人就是没接着。后来还是车站工作人员帮忙,在候车室找到了老太太——她记错出站口了。
这种事在车站太常见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接站,宁愿多花点钱让老人家坐直达车,或者提前安排好接站服务。你说这叁百块钱花得值不值?要我说,能让老人家平安到达,这钱花得心里踏实。
车站旁边开旅馆的老张跟我说,他们的价格都是跟着市场走的。“旅游旺季肯定贵点,淡季就便宜。但说实话,我们这地段,成本就摆在那儿。”他指了指对面的商场,“现在什么都涨价,我们这定价也是没办法。”
不过老张也说了,他们家和那些临时拉客的不一样。“我们都是明码标价,服务也有保障。你看我们前台那个意见本,客人提的建议我们都认真看。”确实,现在出门在外,很多人宁愿多花点钱,图个安心。
说到盖州站附近300元服务这个价,我觉得得分怎么看。要是临时歇个脚,确实不算便宜。但要是拖家带口的,找个靠谱的地方住下,这价格在火车站周边也算正常。关键得看服务值不值这个价。
前两天碰到个经常出差的老哥,他说他现在都养成习惯了,到哪个车站都先在网上查查。“手机上随便一搜,周边酒店价格清清楚楚。要是实在拿不准,就先订钟点房歇会儿,总比冒冒失失跟着拉客的走强。”
这话在理。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出门前做点功课能省不少事。不过也有例外,就像上次遇到的那个大学生,手机没电了,又找不到预订的酒店,最后还是车站保安帮他指的路。
说起来,火车站就像个微型社会,什么样的人都能碰到。有精打细算的,也有不在乎钱的。但不管怎么说,出门在外,安全和舒心最重要。价格高低倒在其次,关键是得明明白白消费。
就像那家开在车站斜对面的连锁酒店,虽然价格比周边贵点,但人家生意一直不错。问过几个住过的旅客,都说图个放心。“至少不会半夜有人敲门推销,也不用担心热水时有时无。”这话说的,确实在理。
其实在盖州站周边,除了住宿,还有很多其他服务。比如行李寄存、短时休息,甚至还有帮忙联系车辆的啊。不过这些服务的质量真是参差不齐,得擦亮眼睛仔细挑。
我认识的一个出租车司机老李说,他经常拉到来车站接人的客人。“有的人特别着急,说愿意加钱让我开快点。但我都得跟他们说清楚,安全第一,该多少就是多少,不能乱要价。”
这种实在人现在真是不多见了。老李在车站这边跑了十几年车,他说最早的时候,车站周边乱得很,现在规范多了。“至少明码标价,客人也放心。”
说到放心,我倒想起个事。上次有个外地来的游客,在车站寄存处存了个包,取的时候发现拉链坏了。寄存处的工作人员二话没说,赔了个新书包,还连连道歉。后来才知道,那个包本来就是坏的,但人家这服务态度,确实让人暖心。
所以说啊,在盖州火车站这边,价格固然重要,但靠谱的服务更重要。毕竟出门在外,谁不想图个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