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品茶上课群,吉首茶道学习交流组
茶香里的吉首慢时光
前几天翻手机,突然被拉进一个叫“吉首品茶上课群”的群里。说实话,刚看到这名字我还有点懵,心想这年头连喝茶都要“上课”了吗?抱着好奇心点了进去,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群公告里写着:“咱们这儿不卖茶叶,只交朋友,一起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这说法挺实在,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群主是个地道的湘西汉子,大家都叫他龙哥。他总说:“咱们这个吉首茶道学习交流组,说白了就是给爱喝茶的街坊邻居找个能说话的地儿。”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是在雨后的周末,空气里还带着潮湿的青草香。龙哥边烫着茶具边念叨:“你们看这水雾,像不像咱们峒河早晨的薄雾?”就这一句话,顿时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说来也怪,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泡壶茶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在我们这个吉首品茶上课群里,反而聚起了不少年轻人。有个95后的茶艺师小妹妹说得挺在理:“现在年轻人不是不爱喝茶,是缺个带路的。”她在群里分享的冷泡茶方法,让我们这些老茶客都开了眼界——原来古丈毛尖还能用山泉水冷泡,口感特别清甜。
上周群里组织去了一位老茶农家里,那才叫长见识。老人家住在矮寨附近,亲手炒茶已有四十多年。他教我们看茶叶在锅里怎么“活”起来:“炒茶不是用力气,是用心气。”他随手抓起一把干茶,放在鼻尖轻轻一嗅,那表情就像见到了老朋友。这种对茶叶的熟悉程度,可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学会的。
其实在吉首茶道学习交流组待久了,慢慢发现喝茶这件事,早就超出了单纯的饮品范畴。有时候工作压力大,我就学着群里教的方法,给自己泡杯黄金茶。看着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群里常说的“茶凉了能再续,人累了要懂得停”,这话确实在理。
最近群里在讨论要不要组织去保靖考察茶园,大家兴致都很高。龙哥在群里发语音:“咱们下个月争取去趟吕洞山,那儿的土家油茶汤可是别有风味。”这话一出,群里顿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策划行程。看着不断刷新的聊天记录,我突然觉得,这个群组最珍贵的不是教了多少茶知识,而是把这么多爱茶的人聚在了一起。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每个环节都藏着学问。水温高低、出汤快慢,这些细节都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就像群里一位老师傅说的:“喝茶喝到最后,品的都是人生。”这话乍听有点玄,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人生不也像泡茶吗?急不得,也慢不得,火候到了自然就有回甘。
现在每次路过乾州古城的茶馆,总会想起群里茶友们的笑脸。有时候走进去坐坐,老板一看是“自己人”,还会拿出私藏的好茶分享。这种因茶结缘的情谊,在如今的都市生活里显得格外温暖。或许这就是吉首品茶上课群最打动人的地方——它让喝茶这件事,重新回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