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兼职通话服务3小时
最近在本地论坛上,有个帖子特别火,标题就叫“曲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冒出一连串问号:这是什么情况?是补习班的新模式,还是什么我们没想到的兼职路子?
带着满肚子好奇,我打听了一圈。你猜怎么着?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原来,这是一些初中生自己想出来的点子,算是学生兼职通话服务3小时的一种形式。不过他们提供的不是陪聊,更像是“生活经验分享”。比如有个初二的孩子,他特别擅长快速完成作业,还能保证正确率,他的服务就是教别人怎么高效学习。
这事儿靠谱吗?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挺悬的。但跟几个参与过的家长聊了聊,发现事情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有个妈妈告诉我,她儿子通过这个服务,学会了怎么合理安排写作业的时间。“以前写作业拖拖拉拉到晚上十点,现在七点前就完成了,效果反而更好。”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点不敢相信的表情。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生兼职通话服务3小时能火起来,也不是没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压力大,有时候父母说的话听不进去,反倒是同龄人的话更能入耳。而且这叁个小时不是一次性打完,通常是分成好几次,每次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我认识的一个初叁学生小杨,他就经常提供这种服务。他告诉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不是功课,而是“怎么和爸妈相处”。“有时候就是教他们怎么和父母沟通,比如考试考砸了该怎么开口,想要买个新文具该怎么说服家长。”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这种方式。有些家长觉得,花钱让孩子跟陌生人通电话,心里总是不踏实。这个顾虑确实有道理,毕竟涉及到钱和孩子安全的问题,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但是换个角度想,这种学生之间的互助模式,倒是在学校里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成绩好的孩子愿意分享经验,需要帮助的孩子找到了适合的求助渠道。而且因为是同龄人,说起话来没什么压力,效果反而更好。
说到效果,记得有个初二女生跟我说,她之前数学一直不及格,后来找了个高年级的学姐通了叁次电话,居然考了七十多分。“学姐教我的不是解题技巧,而是怎么克服对数学的恐惧。这个方法,在学校里可学不到。”
不过这种曲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的服务,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好的。有些孩子尝试之后发现,光是自己成绩好还不够,还得会表达、有耐心。这也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好和教别人是两码事。
现在想想,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助模式,或许给我们提了个醒: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一定是昂贵的补习班,可能只是一个能理解他们、能用他们能听懂的方式说话的人。
当然啦,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在家长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毕竟安全最重要,而且有大人把关,能避免很多潜在的问题。不过看到孩子们能想到这样的点子,既锻炼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倒也挺让人欣慰的。
随着这件事慢慢传开,现在有些家长也开始主动帮孩子牵线搭桥,在熟悉的邻居和朋友之间组织这种互助通话。这样既安全,又能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在小区里听到两个妈妈的对话。一个说:“你家孩子最近成绩上来了啊?”另一个笑着回答:“可不是嘛,找了个高年级的孩子通了几次电话,开窍了!”看来,这种学生之间的交流,确实有它的独特价值。